背景:
某礦井主井井筒設計深度560m,井筒凈直徑6m,建設單位經過公開招標同某施工單位簽訂了施工合同,合同專用條款規(guī)定,工程造價和工期的基礎井筒涌水量20m/h。井筒施工到368m位置時,放炮后井筒涌水量達到23m/h。施工單位在沒有采取措施的情況下進行了混凝土澆筑。脫模后發(fā)現(xiàn)井壁質量蜂窩麻面嚴重,井筒一側半徑偏差達到-20mm。建設單位提出返工處理,施工單位為此額外支出3萬元,影響工期2天。
問題:
1.建設單位要求返工的主要依據(jù)是什么?應該如何應對施工單位的索賠,為什么?
2.案例中,影響井筒凈半徑誤差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3.在該案例中造成蜂窩麻面的主要因素可能有哪些?
4.施工過程中常用的處理井壁淋水有哪些措施?
背景:
某礦井工程項目,在實施過程中,施工單位遇到了如下幾種情況:
1.3月1日,在施工運輸石門時,遇到原地質資料提供的斷層破碎帶,并發(fā)生嚴重冒頂,造成施工單位增加施工費用支出30萬元,影響工期15天。施工單位在3月15日處理完冒頂事故后,向工程師提出了索賠。
2.在施工下山時,5月1日遇到地質資料提供的含水層,工程師認為該含水層不會造成大的事故,遂指示施工單位強行通過,結果導致涌水事故,造成施工單位經濟損失50萬元,影響總工期30天。事故處理完成后項目經理休假30天,回來后,項目經理提出了索賠。
3.8月1日在施工順槽時,由于遭遇地質資料未提供的斷層,使得煤層上移,重新找到煤層后,影響工期10天,施工單位額外支出費用30萬元。施工單位在找到煤層后,立即向工程師提出了索賠。
問題:
1.分別分析幾次事件中的索賠。
2.試述承包人的索賠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