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古代的湖南詩歌中,詩最多,曲次之,詞最少。 B、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偉大詩人屈原創(chuàng)作了《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許多優(yōu)秀作品,其中《九歌》為祭神的歌,凡9篇。 C、在明代詩歌史上,“茶陵詩派”和“公安派”的出現(xiàn)具有重大意義,其中“公安派”的主將是湖北公安人袁宏道和湖南桃源人江盈科。 D、漢代賈誼在湖湘期間寫下了《吊屈原賦》和《鵩鳥賦》等名篇。
A、柳宗元為官永州時所寫《永州八記》,是中國散文史上有口皆碑的名篇。 B、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是其謫守巴陵郡時,為重修岳陽樓而寫作的,堪稱我國散文史上的千古奇文。 C、北宋周敦頤的《愛蓮說》是散文史上的名篇。 D、江盈科的《雪濤小說》大半是藝術性很高的寓言作品,一些也可被視為短篇小說。
A、郭嵩燾出使英法期間,初步接觸了古代希臘哲學,而且也接觸了一些近代西方哲學,并且力圖將西方近代的科學精神與中國傳統(tǒng)的實學精神統(tǒng)一起來。 B、譚嗣同則自覺地將西方哲學作為自己哲學體系的思想資料,他對于西方的進化論思想就有所了解,并以之論證其"日新"的思想,從而為其變法主張奠定了一個哲學基礎。 C、楊昌濟則通過自己對于西方哲學的系統(tǒng)研究,認識到中國向西方學習,不能只停留在學習科技和政治法律等層面,還必須深入地了解其精神科學,特別是哲學。 D、譚嗣同強調學習西方要從本國國情出發(fā),這樣才能懂得西方的東西。"何者當因,何者當革,何者宜舍,了然于心,確有把握,而后可以適合本國之情形,而善應宇宙之大勢。"這一思想啟發(fā)了毛澤東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