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秋季開始,江西省的小學生們告別了沿襲多年的百分制,實行了新型的成績考核評價機制--"等級+特長+評語"。目前,山東濰坊市小學已經(jīng)取消了各種形式的統(tǒng)考,廢除了"百分制",代之以"評語+特長+等級"的新評價標準,嚴禁以升學率作為考核與評價學校、教師的唯一標準。
你對江西和山東濰坊市所開展的教育評價改革持什么態(tài)度? 當代有一位教育專家兼作家這樣嘆息中國的教育:“要想使中國的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好前程,現(xiàn)在中國父母唯一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幫助學校把他們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護好自己孩子的天賦別再受學校的侵害吧!”
問題:分析這段話中的教育現(xiàn)象。
一個青年教師在進行公開課《伊犁草原漫記》教學時,課文第二段第三層寫秋天獵人獵熊的果敢,但一名學生沒有按要求歸納獵人果敢的特點,而是說獵人殘忍,同時指出獵人的行為是違法行為。原本課文中這一段是歌頌獵人的,學生卻痛斥獵人的獵熊行為,這是教師所始料不及的??上驳氖?,這位教師并不因為學生當著聽課教師的面提出不同的觀點而氣惱或逃避,而是因勢利導,讓學生充分討論,發(fā)表自己意見。最后全班學生從保護野生動物的角度出發(fā),推翻了課文的觀點。
請從教育觀的角度,對這位教師的行為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