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國多數(shù)地區(qū)以痢疾志賀菌流行占首位
B.4型志賀菌死亡后均可釋放內毒素
C.志賀菌在體外生存力較強
D.病后可獲得持久免疫力
E.菌痢的好發(fā)年齡為學齡前兒童和青壯年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細菌性痢疾
B.病毒性肝炎
C.副傷寒乙
D.流行性出血熱
E.鉤端螺旋體病
A.有瀉吐癥狀、便培養(yǎng)有霍亂菌生長
B.有典型癥狀、但病原學檢查未明確
C.曾有腹瀉、有密切接觸史、便培養(yǎng)陽性
D.流行期間有明顯接觸史、有典型癥狀、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釋
E.流行區(qū)有瀉吐癥狀、血清凝集抗體測定陽性
A.大便涂片直接找痢疾桿菌
B.志賀菌抗原的免疫學檢測
C.志賀菌核酸檢測
D.大便培養(yǎng)檢出志賀菌
E.大便鏡檢可見滿視野紅、白細胞
A.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多見
B.皮膚黏膜瘀點瘀斑多見
C.意識障礙發(fā)生率較低,程度較輕
D.白細胞并不能反應病情
E.病程較長,但暴發(fā)型很少見
A.常無明顯畏寒寒戰(zhàn)
B.體溫呈階梯狀上升
C.成人患者大多數(shù)出現(xiàn)腹瀉
D.相對緩脈
E.神經精神癥狀
A.霍亂
B.敗血癥
C.中毒性細菌性痢疾
D.流行性乙型腦炎
E.中毒性肺炎
A.甲型肝炎
B.腸阿米巴病
C.傷寒
D.乙型肝炎
E.細菌性痢疾
A.腸出血
B.腸穿孔
C.闌尾炎
D.結腸肉芽腫
E.阿米巴肝膿腫
A.大多有急性菌痢史
B.多發(fā)生于有慢性疾病者
C.長期反復腹痛腹瀉
D.可伴有乏力、貧血等癥狀
E.病程超過一個月未愈
A.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B.外周血涂片查到童蟲
C.大便涂片或毛蚴孵化陽性
D.血清球蛋白升高、白蛋白降低
E.有疫水接觸等流行病學史
最新試題
問病史時,應注意詢問()。
進一步確診應進行何檢查()。
目前治療搶救的主要措施是()。
肥達反應結果:“O”1∶320,“H”l∶80,“A”1∶80,“B”1∶640,外斐反應:OX191∶40,應考慮為()。
入院后第2天突發(fā)生右下腹痛,大汗淋漓,此時應先做下列哪項檢查()。
此時培養(yǎng)陽性率最高的是()。
診斷為腦型瘧疾,其發(fā)病機制可能是()。
給予氯喹+伯氨喹及糖皮質激素治療后患者體溫驟降并自行出院,但1日后再次出現(xiàn)高熱,目前應如何處理()。
該患者最適應的治療是()。
出現(xiàn)的注射反應最可能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