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發(fā)病率占腹部損傷的40%~50%
B.真性破裂占85%
C.治療原則是采取緊急手術處理
D.成人術后暴發(fā)型感染的發(fā)病率一般不超過1%
E.如果出現(xiàn)暴發(fā)型感染,大腸桿菌為主要病原菌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有關Ⅲ°燒傷,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痛覺喪失
B.多不形成水皰
C.多有蜘蛛網狀細小而密集的栓塞血管
D.焦痂約3周開始分離
E.留有瘢痕
A.補充機體代謝底物
B.改善免疫功能
C.增加患者脂肪合成
D.防治感染
E.維持細胞代謝
A.化學物質不同,局部損害方式也不同
B.燒傷嚴重程度主要取決于化學物質的性質
C.防治中毒需靜脈補液及增加尿量
D.堿燒傷主要是凝固皮膚組織蛋白,形成一層痂殼
E.酸燒傷創(chuàng)面界限明顯,但一般較堿燒傷深
A.病因可分為直接損傷和間接損傷
B.臨床上ARDS可發(fā)生于各年齡段
C.ARDS的確切病因已基本清楚,主要與吸入性損傷、感染和休克有關
D.SIRS常參與ARDS的發(fā)生
E.一般認為ARDS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A.主要原因是燒傷引起的應激反應造成的
B.纖維胃鏡有助于確診
C.潰瘍的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D.由于存在應激反應,不宜及早進食,以減少黏膜刺激
E.潰瘍大出血和穿孔是主要和嚴重的并發(fā)癥
A.休克早期,往往舒張壓先降低
B.休克早期,往往舒張壓先升高
C.休克早期,往往收縮壓先降低
D.休克早期,往往脈壓先降低
E.燒傷休克早期,往往舒張壓和收縮壓同時下降
A.國內常用的標準公式:傷后第1個24小時補液量(ml)=體重(kg)×燒傷面積×1.5,其中膠體:晶體=(0.5~1):1,不再需要額外補充生理需要量。
B.傷后第1個8小時要輸入第1個24小時計算總量的一半,余下的一半在后16小時內輸入
C.第1個24小時的電解質和膠體應為第1個24小時計算總量的一半,需要額外補充生理需要的水分
D.燒傷休克的補液應嚴格遵守公式的計算量,不得隨意加減,以免灌注不足或輸液量過多
E.延遲復蘇的患者,為避免短期大量液體輸入而誘發(fā)心衰、肺水腫,其輸液按照復蘇延遲的時間向后順延,輸液量必須嚴格按照公式的計算量
A.嚴重燒傷休克早期,血常規(guī)見:白細胞顯著升高,可達20×109/L以上,同時,伴有中性粒細胞升高。此時,往往提示由于創(chuàng)面污染,已出現(xiàn)嚴重全身感染,應加強抗感染治療
B.嚴重燒傷休克期動脈血氣分析往往提示伴有酸中毒,常規(guī)應及早、足量補充堿性溶液
C.胃腸黏膜pH值是非常敏感的監(jiān)測休克的指標,往往在休克早期即已降低;而在休克有所改善時,即恢復正常
D.成人尿量在20~30ml/h,往往提示輸液量比較合適
E.嚴重燒傷早期,血乳酸水平往往升高
A.為及時掌握腎臟灌注情況,休克期應每小時測量一次尿量、尿比重、尿pH值
B.休克期往往尿pH值降低
C.休克期早期由于腎臟濃縮、稀釋功能受損,尿比重往往降低
D.嚴重燒傷早期,由于皮膚等處有較多紅細胞也同時受損,往往可出現(xiàn)較嚴重的血紅蛋白尿
E.嚴重燒傷早期,由于皮膚等處有較多紅細胞也同時受損,尿鏡檢往往可見大量的紅細胞
A.堿性藥物的應用目的主要是糾正酸中毒,也可堿化尿液,防止血紅蛋白、肌紅蛋白堵塞腎小管
B.利尿劑應在發(fā)現(xiàn)尿量減少時立即應用
C.傷后6小時以內接受了復蘇的嚴重燒傷患者,一般不會出現(xiàn)燒傷休克
D.延遲復蘇的嚴重燒傷患者,其輸液量往往要超出公式的計算量
E.由于大面積燒傷患者往往伴有酸中毒,故在其復蘇過程中,早期必須常規(guī)給予堿性藥物
最新試題
?關于PICCO技術在燒傷患者的應用描述錯誤的是()
頭皮作為供皮區(qū)的優(yōu)點不包括()
?關于燒傷患者全身感染,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縮唇呼吸的要領為()
?有關燒傷代謝營養(yǎng)支持治療,哪一項不正確?()
下面關于急診燒傷創(chuàng)面的處理的說法錯誤的是()
介導燒傷代謝反應的介質有()
?一般來說,燒傷收住院標準哪項不符合?()
燒傷后蛋白質分解代謝所產生的氮主要以尿氮形式排出,約占總排氮量的()
關于燒傷感染途徑的描述錯誤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