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6歲,缺失,余牙情況良好,咬合關系正常,設計活動義齒模型時,將模型向后傾斜的主要目的()。
A.制作方便 B.利用倒凹固位 C.使義齒由前向后傾斜 D.牙槽嵴豐滿,唇側倒凹過大 E.減少義齒前部基托與余留牙間的間隙
女性患者,缺失,下前牙咬于硬腭黏膜時,哪種設計為好()。
A.拔除下前牙后,上下前牙義齒修復 B.在義齒上前牙區(qū)加斜面導板 C.磨除下前牙切端制備2mm間隙 D.在義齒的上磨牙區(qū)做牙合墊 E.在義齒上前牙區(qū)基托附平面導板
男性患者,60歲,缺失,前牙松動,舌側倒凹明顯,口底到齦緣的距離60mm,大連接體宜用()。
A.倒凹區(qū)之上的舌桿 B.舌板 C.與黏膜平行的接觸的舌桿 D.離開黏膜表面,與牙槽嵴平行的舌桿 E.都不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