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中國證監(jiān)會在對甲上市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進行例行檢查中,發(fā)現甲公司存在以下事實:(1)2012年4月1日,甲公司副總經理康某將其于2012年2月1日買入的甲公司股票10萬股全部賣出,獲利20萬元。2012年4月10日,持有甲公司2%股份的股東王某(已連續(xù)持有8個月)要求甲公司董事會收回康某20萬元的股票轉讓收益,但甲公司董事會直到2012年5月20日仍未執(zhí)行王某的請求,王某遂于2012年6月1日以自己的名義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康某向甲公司返還20萬元的股票轉讓收益。
(2)甲公司的總股本為10億股,其國有控股股東A公司在未經國務院國有資產監(jiān)督管理機構審核批準的情況下,在最近連續(xù)3個會計年度通過證券交易系統(tǒng)累計凈轉讓股份達5000萬股(不涉及對甲公司控制權的轉移)。
(3)2012年6月10日,甲公司的國有股東B公司擬以協(xié)議方式將其持有的甲公司股份全部轉讓給C公司。根據雙方達成的協(xié)議,轉讓價格擬訂為上市公司股份轉讓信息公告日前30個交易日的每日加權平均價格算術平均值的85%。C公司擬以現金支付,C公司在股份轉讓協(xié)議簽訂后5個工作日內向B公司支付20%的保證金,其余價款在股份過戶后1年內付清。
(4)2012年6月20日,甲公司為D公司1000萬元的銀行貸款提供擔保。經查:D公司借款后的資產負債率將達75%,債權人E銀行在明知該項擔保未經甲公司股東大會批準的情況下仍與甲公司簽訂了擔保合同。銀行貸款到期后,債務人D公司不能清償的債務為600萬元。
(5)2012年7月1日,持有甲公司6%股份的F公司向G銀行貸款8000萬元,并以其所持甲公司6%的股份設定了質押。F公司和G銀行于7月1日簽訂了質押合同,并于7月10日向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辦理了登記。F公司將該事項及時告知了甲公司董事會,但甲公司對該信息一直未進行任何披露。
要求:根據上述內容,分別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本題要點(1)所提示的內容,康某買賣甲公司股票的行為是否符合規(guī)定?王某以自己的名義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康某向甲公司返還20萬元股票轉讓收益的做法是否符合規(guī)定?并分別說明理由。
(2)根據本題要點(2)所提示的內容,A公司的做法是否符合規(guī)定?并說明理由。
(3)根據本題要點(3)所提示的內容,B公司與C公司達成的股份轉讓協(xié)議有哪些不符合規(guī)定之處?并分別說明理由。
(4)根據本題要點(4)所提示的內容,甲公司為D公司提供的擔保未經甲公司股東大會批準是否符合規(guī)定?對于債務人D公司不能清償的600萬元債務,債權人E銀行要求甲公司清償的數額不應超過多少萬元?并分別說明理由。
(5)根據本題要點(5)所提示的內容,F公司和G銀行簽訂的質押合同何時生效?G銀行的質權何時設立?甲公司對該事項未進行任何信息披露的做法是否符合規(guī)定?并分別說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