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檢查支持性文件,如相關的發(fā)票、采購合同/申請、收貨文件以及接受勞務明細,以確定收到商品/接受勞務的日期及應在期末之前入賬的日期 B.追蹤已選取項目至應付賬款明細賬、貨到票未到的暫估入賬和/或預提費用明細表,并關注費用所計入的會計期間。調查并跟進所有已識別的差異 C.評價費用是否被記錄于正確的會計期間,并相應確定是否存在期末未入賬負債 D.獲取期后收取、記錄或支付的發(fā)票明細,包括獲取支票登記簿/電匯報告/銀行對賬單以及入賬的發(fā)票和未入賬的發(fā)票
A.檢查資產負債表日后應付賬款明細賬貸方發(fā)生額的相應憑證,關注其購貨發(fā)票的日期,確認其入賬時間是否合理 B.獲取并檢查被審計單位與其供應商之間的對賬單以及被審計單位編制的差異調節(jié)表,確定應付賬款金額的準確性 C.針對資產負債表日后付款項目,檢查銀行對賬單及有關付款憑證(如銀行匯款通知、供應商收據等),詢問被審計單位內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員,查找有無未及時入賬的應付賬款 D.結合存貨監(jiān)盤程序,檢查被審計單位在資產負債日前后的存貨入庫資料(驗收報告或入庫單),檢查相關負債是否計入了正確的會計期間
A.應對詢證函保持控制,包括確定需要確認或填列的信息、選擇適當的被詢證者、設計詢證函,以及被詢證者直接向注冊會計師回函的地址等信息,必要時再次向被詢證者寄發(fā)詢證函等 B.將詢證函余額與已記錄金額相比較,如存在差異,檢查支持性文件 C.對于未作回復的函證實施替代程序,如檢查至付款文件(如,現金支出、電匯憑證和支票復印件)、相關的采購文件(如,采購訂單、驗收單、發(fā)票和合同)或其他適當文件 D.如果認為回函不可靠,評價對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以及其他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安排和范圍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