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初勘階段勘探點深度應主要根據(jù)濕陷性黃土層的厚度確定 B.初勘階段,控制性勘探點應有一定數(shù)量穿透濕陷性黃土層并取樣 C.詳勘階段,勘探點的深度應大于地基壓縮層的深度 D.詳勘階段,勘探點的深度自基底算起均應大于10m
A.在黃土塬上,地形較平坦,勘探線可按網(wǎng)絡的布置 B.在黃土陷穴發(fā)育地段可不必布置勘探點 C.當場地復雜時,勘探點的間距可取50~80m D.對新建地區(qū)的甲類建筑應按自重濕陷量的實測值判定場地濕陷類型
A.選址與可研勘察階段可不進行現(xiàn)場試驗工作 B.初勘階段應初步查明地基土層的物理力學性質(zhì) C.初勘階段應取土并進行原位測試,其數(shù)量不少于全部勘探點的1/2 D.詳勘階段應確定場地的濕陷類型與地基濕陷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