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工作距離指物鏡至術眼的距離
B.工作距離等于物鏡的焦距
C.總放大率等于目鏡放大率與物鏡放大率的乘積
D.照明系統(tǒng)多采用同軸照明
E.手術顯微鏡的物鏡焦距常用的有150mm、170mm和200mm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雙目鏡
B.單個大物鏡
C.一對棱鏡
D.Galilean望遠鏡或天文望遠鏡系統(tǒng)
E.以上選項都正確
A.超聲遇到高密度的組織時發(fā)生強烈的反射和吸收
B.通過高密度病灶后聲能明顯衰減
C.在高密度病灶之后的組織B超顯示為高亮區(qū)
D.A超的顯示方式為波形圖像
E.B超的顯示方式為二維的切面圖像
A.A型超聲
B.B型超聲
C.超聲生物顯微鏡(UBM)
D.彩色多普勒成像(CDI)
E.以上選項均正確
A.聲場特性
B.待測組織的特性
C.掃描方式
D.顯示系統(tǒng)
E.以上都正確
A.反射
B.折射
C.衍射
D.干涉
E.多普勒效應
最新試題
某地發(fā)生的大規(guī)模不明熱流行中,當?shù)氐霓r民罹患率高,參加過支農勞動的國家職工發(fā)病者亦甚多,尋找病因時,主要利用下列哪種邏輯思維方法
某地開展某疫苗預防接種,本地7000居民中2000人接種,累計接種后兩年的發(fā)病資料,7000居民中共發(fā)生本病220人,其中200名發(fā)生在未接種者中,20例發(fā)生在接種者中,發(fā)病率分別為4%和1%,兩組某病發(fā)率明顯差別,疫苗效果明顯。此結論
某市某傳染病持續(xù)流行多年,今研制成一種預防本病的新疫苗,為觀察該疫苗的預防效果,選擇哪種人群進行觀察
對于橫斷面分析哪一項是不恰當?shù)?/p>
病因推斷原則中,沒有
分析體重與肺活量是否有相關關系時,要先繪制
為評價某疫苗對某病的預防效果,隨機抽取1000名兒童接種疫苗并隨訪10年,結果80%的兒童未感染本病。對該疫苗效果做何評價
某地區(qū)對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男性居民在隊列研究中,具有高膽固醇水平者,患冠心病的RR值為2.4;而在病例對照研究中,病例組與對照組卻無明顯差異(OR值=1.6)。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患冠心病的患者在被診斷為本病后,開始戒煙、改變飲食習慣等,使血中膽固醇水平降低。造成兩研究結果差異的原因為
使用一種新療法可減少某病的死亡人數(shù),但不能使本病治愈,則有
隊列研究中,暴露人群可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