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題庫
網課
在線模考
桌面端
登錄
搜標題
搜題干
搜選項
0
/ 200字
搜索
單項選擇題
波蘭歷史學家伊薩克·多伊徹談及蘇聯(lián)(俄)歷史上的某次饑荒時,這樣說到:“他們(農民)屠宰的牝牛有1500多萬頭,綿羊和山羊約4000萬只,豬700萬只、馬400萬匹。全國牲畜減少了一多半。”造成饑荒的原因是()
A.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B.新經濟政策
C.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
D.農業(yè)集體化運動
點擊查看答案&解析
在線練習
手機看題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單項選擇題
1874年1月1日,經營了274年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1898年,剛組建8年的洛克菲勒石油托拉斯產量已經占美國精煉石油總量的84%,并控制了近90%的石油運輸。兩大公司命運發(fā)生變化的根本因素是()
A.生產力的發(fā)展
B.政府對經濟的干預
C.壟斷組織的推動
D.資本主義制度的轉型
點擊查看答案&解析
手機看題
單項選擇題
孫中山領導推翻滿清統(tǒng)治,贏得了秘密會社、下層階級和海外華僑的支持,但卻沒有得到士大夫階層的擁護,他們普遍地追隨著康有為和梁啟超。但1900年后,越來越多的士人也加入了孫中山的事業(yè)。促成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戊戌變法的失敗
B.孫中山的思想根本轉變
C.中華民族危機加深
D.中國社會階級結構發(fā)生根本變化
點擊查看答案&解析
手機看題
微信掃碼免費搜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