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德國普魯士邦的內政大臣貝特曼說:“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國的霸權,以有利于德國。”英國首相在上院宣稱:“我們必須把任何國家在波斯灣建立海軍基地或設防港口的行為看做對英國利益的一種十分嚴重的威脅,而我們必須毫無疑問地使用我們所掌握的一切手段去抵抗它?!币陨喜牧峡梢杂脕碚f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

A.過程
B.規(guī)模
C.性質
D.影響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2.單項選擇題

下列小說在英國和德國出版后廣泛傳播。這些虛構作品扎堆出現(xiàn)有現(xiàn)實背景,就是()

A.歐洲推進第二次工業(yè)革命
B.三國同盟與三國協(xié)約相互對立
C.德國崛起后英德矛盾激化
D.殖民地人民反抗斗爭廣泛興起

4.單項選擇題針對20世紀30年代末的某國際事件,有學者評論說,勢不兩立的共產主義與納粹主義卻因為各自的國家利益而達成了一致協(xié)議,指的是()。

A.《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
B.《慕尼黑協(xié)定》的簽訂
C.西班牙內戰(zhàn)
D.《反共產國際協(xié)定》的簽署

最新試題

二戰(zhàn)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建立起所謂的“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保障制度,主要包括醫(yī)療、失業(yè)、工傷、養(yǎng)老保險和教育等方面。這些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

題型:單項選擇題

《現(xiàn)代的歷程》一書中描述了“一件襯衫的誕生”:制作襯衣的棉花生長在印度,棉花的種子來自美國,棉線中的人造纖維來自葡萄牙,染料則來自6個國家,領口內襯來自巴西,剪裁機器來自德國,最后的制作在馬來西亞完成。材料表明當今世界的基本特征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某國際條約規(guī)定:“任何一個成員國如果受到武裝攻擊,締約國將作出集體反應;各締約國決心維護共同的社會制度和文化傳統(tǒng)?!备鶕@一國際條約建立的國際組織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72-1979年,美蘇共舉行了五次首腦會晤,兩國間的經貿關系也隨之活躍起來,貿易額從6.38億美元上升至44.77億美元。這反映了()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圖是1500-2000年中、美、英、日四國國家實力變遷示意圖(Y軸為國家實力對比),圖中①②③④對應國家正確的一項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拉美各國的外交政策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意識形態(tài)一直很濃。70年代,他們承認國際關系中的多種意識形態(tài),主張不同社會政治制度國家和平共處,開展“多元外交”。這一變化()

題型:單項選擇題

“就在戈爾巴喬夫交出核按鈕的一瞬間,聚集在電視機前的人……都知道這是那座聳立了69年的紅色帝國大廈在忽然間倒塌了。”材料中“紅色帝國大廈”的根本原因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持續(xù)近半個世紀的“冷戰(zhàn)”最終結束的標志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面是二戰(zhàn)后世界格局變化示意圖。對該圖解讀正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標志著發(fā)展中國家已經成為國際政治舞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沖擊著兩極格局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