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shè)照射邁克爾遜干涉儀的光源發(fā)出兩種波長的單色光(設(shè)λ1>λ2)。因此當平面鏡M1移動時,條紋將周期性的消失和再現(xiàn)。設(shè)△h表示條紋相繼兩次消失M1移動的距離,△λ=λ1-λ2,試證明:。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最新試題
已知一光學(xué)系統(tǒng)由三個零件組成,透鏡1其焦距f1′=-f1=100mm,口徑D1=40mm;透鏡2的焦距f2′=-f2=120mm,口徑D2=30mm,它和透鏡1之間的距離為d1=20mm;光闌3口徑為20mm,它和透鏡2之間的距離d2=30mm。物點A的位置L1=-200mm;試確定該光組中,哪一個光孔是孔徑光闌。
放大鏡的放大率僅由放大鏡的焦距f′所決定,焦距越大則放大率越大。
任何時刻波面上的每一點都可作為次波的波源,各自發(fā)出球面波;在以后的任何時刻,所有這些次波的包絡(luò)面形成整個波在該時刻的新波面。
共軸球面系統(tǒng)只有在近軸區(qū)才能成完善像,而對于寬光束,當u較大時,成像就不完善,存在像差。
已知開普勒望遠鏡的視覺放大率Γ=-6×,視場角2ω=6°;出瞳直徑D′=4mm;出瞳距l(xiāng)′z=13mm。設(shè)物鏡為孔徑光闌,計算:(1)物鏡的通光口徑;(2)視場光闌的口徑;(3)不漸暈時目鏡的通光口徑。
有一生物顯微鏡,物鏡數(shù)值孔徑NA=0.5,物體大小2y=0.4mm,照明燈絲面積1.2×1.2mm2,燈絲到物面的距離100mm,采用臨界照明,求聚光鏡焦距和通光孔徑。
根據(jù)格拉斯曼定律,兩種色光組成的混合色光中,如果一個成份連續(xù)地變化,混合色光的顏色也連續(xù)變化。
直徑3米的園桌中心上方2米處吊一平均發(fā)光強度為200坎德拉的燈泡,園桌中心的光照度等于()
一放大鏡焦距f′=25mm,通光孔徑D=18mm,眼睛距放大鏡為50mm,像距離眼睛在明視距離250mm,漸暈系數(shù)為k=50%,試求(1)視覺放大率Γ;(2)線視場2y;(3)物體的位置l。
一個人近視程度是-2D(屈光度),調(diào)節(jié)范圍是8D,求:(1)遠點距離;(2)其近點距離;(3)配戴100度近視鏡,求該鏡的焦距;(4)戴上該近視鏡后,求看清的遠點距離;(5)戴上該近視鏡后,求看清的近點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