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具有非常豐富的形式,下列屬于文化形式的是()
①科學
②藝術
③思想
④信念
⑤信仰
⑥道德
⑦生產過程
⑧傳播過程
A.②④⑥⑦⑧
B.①③④⑦⑧
C.②③④⑥⑧
D.①②③④⑤⑥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中國的舞龍、西班牙的斗牛、巴西的桑巴舞等表明文化的表現形式具有()
①民族性
②多樣性
③交融性
④獨特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目前,我國有38處文化和自然遺產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些文化遺產()
①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
②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③有助于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④主要被用來開發(fā)旅游資源,促進經濟發(fā)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征之一,有人認為:“經濟全球化必然導致文化一體化。”這種觀點()
①肯定了各種文化間的差異會逐步消除
②肯定了經濟對文化具有深刻的影響
③肯定了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生命力
④否認了文化的相對獨立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生活中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有()
①商業(yè)貿易
②人口遷徙
③教育
④家庭聚會
⑤電子網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2010年12月13日,黃山紀念入選世界雙遺產20周年。20多年來,作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的黃山風景區(qū)自覺遵守《世界遺產公約》,成為全國乃至全球世界遺產地資源保護、科學研究、遺產教育的典范和標桿。文化遺產()
①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
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③有助于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④是具有開發(fā)利用價值的可再生資源,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最新試題
結合材料,說明十字繡藝術產生和傳播過程中體現的文化生活道理。
請你就“對待考試改革”提出幾條方法論建議。
飛天夢想、千年夙愿。經過幾代航天科研人員努力和奮斗,中國航天的傳奇還在續(xù)寫: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實行“三步走戰(zhàn)略”:第一步是發(fā)射無人和載人飛船,第一步的任務已經完成;第二步是繼續(xù)突破載人航天的基本技術,發(fā)射神六、神七標志著中國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計劃;第三步建立永久性的空間試驗室。作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第二步的重要一環(huán),2011年9月29日升空的天宮一號和將于11月升空的“神八”則要首度驗證中國人自己的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由于中國航天人根據我國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和掌握探索太空前沿技術,目前我國航天事業(yè)穩(wěn)步發(fā)展前進,基本上沒有走彎路。結合材料用唯物辯證法的發(fā)展觀分析我國航天事業(yè)所取得的成就。
結合材料,從生活與哲學角度,就更好地傳承景泰藍工藝提兩條方法論建議。
3月11日,美國政府在華盛頓舉行儀式,向中國歸還十余件珍貴文物。這些文物全部為美國國土安全部于2010年收繳,其中包括隋代陶馬、唐代馬雕像、北魏時期陶馬、宋代觀音頭部雕像、北齊石灰?guī)r佛像、清代瓷瓶和明代石質墻頂飾帶。運用所學文化生活知識,分析中美兩國加強合作,打擊文物走私的原因及其目的。
2012年10月18日,第十四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開幕。吸引世界近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演出團體、200多個國際文化機構、舉辦3000多場活動、預計惠及450余萬人次觀眾的這一藝術節(jié),已成為影響深遠的國際文化交流盛會,亦是一座面向世界展示中國風格、中國精神、中國氣魄的“中國舞臺”。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組委會主任、文化部部長蔡武說:“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正在以海納百川的胸懷積極推進中外藝術合作和交流,讓中華文化走向世界?!边\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說明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依據。
由于種種原因,中國的發(fā)展在很長時間、很大程度上被遮蔽、被誤讀。不假思索地粉飾與不由自主地妖魔化,都無法把一個真實的中國呈現在世界面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二個五年規(guī)劃綱要》強調指出,要加強公共外交,廣泛開展民間友好交流,推動人文交流,增進中國人民同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注:公共外交主要是指一個國家對外國公眾說明本國情況,以取得外國公眾對本國的理解和支持的一種活動。中國的公共外交,是向世界上的人們說明中國自己,說明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社會發(fā)展、內外政策等。)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我國為什么要加強公共外交,推動人文交流。
孔子學院被譽為21世紀傳播中華文化的“新絲綢之路”。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至2011年11月,全球已有105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350多所孔子學院和500個孔子學堂,全球學習漢語的外國人已達1億人。目前還有76個國家的400多個機構強烈要求申辦孔子學院。孔子學院如雨后春筍一般在世界各地生根發(fā)芽。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為什么孔子學院能夠如雨后春筍一般在世界各地生根發(fā)芽?
結合材料,運用唯物辯證法總特征的相關知識,分析蘇繡藝術得以發(fā)揚光大的理論依據。
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分析我國是如何實現讓世界了解蘇繡,讓蘇繡走向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