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世紀的德國新教徒 B.17世紀的荷蘭航海家 C.18世紀的法國啟蒙思想家 D.19世紀的美國工廠主
A.對“理性王國”的失望 B.對社會問題的典型再現與剖析 C.對時代的困惑和迷茫 D.對工業(yè)化帶來的精神滿足
《中西方哲學之比較》中指出“16至17世紀的中國,新的經濟形態(tài)還十分微弱。……黃宗羲們指不出新的社會方案;孟德斯鳩們則有了‘三權分立’、君主立憲制這樣的設想。……前者是中世紀末期的產物,后者是近代社會的宣言書。”以上材料可以說明() ①16至17世紀的中西方啟蒙思想主張日趨成熟與質變 ②經濟水平的差異是中西方思想主張不同的主要原因 ③中西方思想主張的不同反映了社會形態(tài)上的差異 ④黃宗羲們的主張局限于封建范疇,孟德斯鳩們代表著資產階級的利益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