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材料二: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個遠東尋找的是黃金;黃金一詞是驅(qū)使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發(fā)現(xiàn)的海岸時所要的第一件東西。
——恩格斯《論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國家的產(chǎn)生》
材料三: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美洲金銀產(chǎn)地的發(fā)現(xiàn),土著居民的被剿滅、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礦井,對東印度開始進行的征服和掠奪,非洲變成商業(yè)性地獵獲黑人的場所:這一切標志著資本主義生產(chǎn)時代的曙光。這些田園詩式的過程是原始積累的主要因素……(奴隸制)是殖民地財富的唯一自然基礎(chǔ)。”
材料四:“非洲到處在流血……過去住著人的村落現(xiàn)在變成一片廢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種田地的人到哪里去了呢?他們被捉去當奴隸,或者在捕捉者到來時逃走了。那些僥幸逃走的人們,不得不從生機盎然的農(nóng)業(yè)區(qū)遷居人跡罕至、野獸出沒的深山老林,重過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
──《早期殖民主義侵略史》
事件:新航路開辟。
意義:世界各地由分散、孤立發(fā)展到逐漸連成一個相互影響的整體。
材料一:處于歐洲上升時期的人們,對黃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癲狂。僅1545~1560年間,西班牙每年從新大陸就運回黃金5500公斤,白銀246000公斤,在這次世界范圍內(nèi)的財富大遷移過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為了無可爭辯的運輸隊,而荷蘭和英國則成為這次財富大遷移的最終受益者。
——方舟《從海洋開始人生的冒險家們》
材料二:
材料三:英國、德國和美國在世界工業(yè)生產(chǎn)中的比重變化表
材料四:電燈以耀眼的光芒宣告,新的光源將使世界的面貌煥然一新,而在當時的英國,電燈的推廣卻遭到煤氣照明公司的反對,千方百計保護已取得壟斷地位的煤氣照明。
——摘自劉宗緒《世界近代史》
趨勢:經(jīng)濟發(fā)展緩慢,失去了在世界工業(yè)中的壟斷地位。原因:沒有充分利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成果;美、德等國的迅速崛起與競爭。
材料一:處于歐洲上升時期的人們,對黃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癲狂。僅1545~1560年間,西班牙每年從新大陸就運回黃金5500公斤,白銀246000公斤,在這次世界范圍內(nèi)的財富大遷移過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為了無可爭辯的運輸隊,而荷蘭和英國則成為這次財富大遷移的最終受益者。
——方舟《從海洋開始人生的冒險家們》
材料二:
材料三:英國、德國和美國在世界工業(yè)生產(chǎn)中的比重變化表
材料四:電燈以耀眼的光芒宣告,新的光源將使世界的面貌煥然一新,而在當時的英國,電燈的推廣卻遭到煤氣照明公司的反對,千方百計保護已取得壟斷地位的煤氣照明。
——摘自劉宗緒《世界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