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
下圖為“某月北緯31°緯線上①~⑦7個地點的氣壓分布圖”。讀圖,完成小題。
下列大氣活動中心對圖中④處影響較大的是()
A.亞洲高壓
B.印度低壓
C.夏威夷高壓
D.阿留申低壓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
天氣是在一定的天氣系統(tǒng)影響下形成的,并且是時刻變化的。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如果該天氣系統(tǒng)在福州以東洋面,受其影響則福州最可能吹()
A.偏東風
B.西南風
C.東南風
D.偏北風
2.單項選擇題
天氣是在一定的天氣系統(tǒng)影響下形成的,并且是時刻變化的。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圖中箭頭所示為風向。該天氣系統(tǒng)所在位置及名稱為()
A.南半球,氣旋
B.南半球,反氣旋
C.北半球,反氣旋
D.北半球,氣旋
3.單項選擇題
東亞海陸熱力差指數是指東亞季風區(qū)的陸表溫度與副熱帶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溫度之差,強指數年夏季風偏強,反之。左圖為東亞1960-1999年陸表和海表溫度的距平變化,右圖為東亞1960-1999年夏季海陸熱力差指數。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根據圖示信息推斷,1966年和1980年我國東部季風區(qū)的旱澇情況是()
A.1966年北旱南澇、1980年北澇南旱
B.兩個年份南北皆澇
C.1966年北澇南旱、1980年北旱南澇
D.兩個年份南北皆旱
4.單項選擇題
東亞海陸熱力差指數是指東亞季風區(qū)的陸表溫度與副熱帶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溫度之差,強指數年夏季風偏強,反之。左圖為東亞1960-1999年陸表和海表溫度的距平變化,右圖為東亞1960-1999年夏季海陸熱力差指數。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960-1999年間,東亞地區(qū)()
A.季風環(huán)流越來越顯著
B.陸表溫度年際變化總體比海表溫度大
C.1999年陸表溫度比海表溫度高
D.1985年以來陸表與海表溫度持續(xù)上升
5.單項選擇題
讀“北半球某地近地面與高考氣壓狀況(熱力原因形成)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此時,圖中M地吹()
A.東北風
B.東南風
C.西北風
D.西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