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著名學者蕭功秦教授認為,政治體制能夠有效推動中國現(xiàn)代化應該符合三個條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權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當的市場導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創(chuàng)新的能力。下列關于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其中四種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晚清(百日維新)模式——缺乏轉化為開明權威體制的制度創(chuàng)新能力
B、孫中山模式(議會民主)——具有市場導向性但缺乏權威整合能力
C、毛澤東模式——既有國家全面控制社會的能力又有一定的市場導向性
D、鄧小平模式——既有權威整合的強大能力又有市場導向性和制度創(chuàng)新的能力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在經歷了2008年令人興奮的北京奧運會和2009年令人敬畏的國慶60年閱兵后,世博會完成了中國走向世界舞臺的“三連勝”,北京和上海成為中華民族崛起的見證。以下對這兩個城市表述正確的是()

A、擁有悠久的人文歷史,分別代表著南北不同的文化類型,都是我國著名的古都
B、20世紀30年代兩地人民共同譜寫了抗擊外來侵略、維護民族權利的英雄贊歌
C、陳獨秀和李大釗分別在兩地建立了中國共產黨,使中國革命煥然一新
D、20世紀80年代兩個城市對外開放,擴大開展對外經濟活動的自主權,利于增強國民經濟的活力

2.單項選擇題國共兩黨歷史上曾經兩度合作,建立了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和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這兩次統(tǒng)一戰(zhàn)線分別建立于什么時期?()

A、土地革命時期;解放戰(zhàn)爭時期
B、國民革命時期;抗日戰(zhàn)爭時期
C、國民革命時期;解放戰(zhàn)爭時期
D、解放戰(zhàn)爭時期;抗日戰(zhàn)爭時期

3.單項選擇題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不同時期,中國共產黨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的內容有所變化,其調整的主要依據是()

A、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
B、革命主要力量的強弱
C、社會性質的轉變
D、領導力量的更新

4.單項選擇題王富仁教授認為中國近代以來每30年就有一個文化周期:1859-1889-1919-1949-1979-2009,每一階段都有文化的具體特征。其中對1889-1919年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從學制度到學思想,國人的思想解放不斷加深
B、“中體西用”的主張推動了中國社會的近代化
C、馬克思主義從傳入到成為這一時期的主流思想
D、這一時期的各種思想“犬牙交錯”,異常復雜

最新試題

之所以說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義革命的開端,主要是因為()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一位西方觀察家在1919年5月這樣報道了當時的形勢:“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數百萬農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來第一次談論起國家和國際大事……不論你走到哪家飯館,不論遇到哪一伙工人,你都能聽到他們在談論這些事情。茶館里‘莫談國事’的招牌已經過時了?!边@說明當時()

題型:單項選擇題

右側為某校學生在探究學習中制作的資料卡片。通過研讀卡片,他們從中能得出的關于五四運動的正確結論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李大釗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馬克思主義的文章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直接導致了()

題型:單項選擇題

《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被迫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巴黎和會上,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和約上簽字;1943年l月,中國分別與美英兩國簽署新約,取消美、英在華治外法權及《辛丑條約》所給予它們的一切權利。從這些變化可以看出()

題型:單項選擇題

有人認為:“五四精神”是一種不屈抗爭的愛國主義精神;一種改造和變革社會的執(zhí)著探索精神;一種團結戰(zhàn)斗的精神?!毕铝胁荒苷f明這些結論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有誓詞稱:“國民痛苦,水深火熱;土匪軍閥,為虎作倀;帝國主義,以梟以張。本軍興師,救國救民;總理遺命,炳若晨星。”誓詞所涉及的歷史事件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20世紀20年代,研究五四運動的文章較少,到30年代中期,學術界把五四運動作為一個重要的課題來研究,促使人們對“五四精神”進行反思。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歷史背景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在這次會議中,孫中山實現(xiàn)了國民黨的改組,提出了“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這表明:()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