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所以有人寧可遁跡山林,享受那清風明月,“侶魚蝦而友麋鹿”,過那高蹈隱逸的生活。詩人濟慈寧愿長時間地守著一株花,看那花苞徐徐展瓣,以為那是人間至樂。嵇康在大樹底下?lián)P槌打鐵,“濁酒一杯,彈琴一曲”;劉伶“止則操卮執(zhí)觚,動則挈榼提壺”,一生中無思無慮其樂陶陶。這又是一種頗不尋常的方式。最徹底的超然的例子是《傳燈錄》所記載的:“南泉和尚問陸亙曰‘大夫十二時中作么生?’陸云:‘寸絲不掛!’”寸絲不掛即是了無掛礙之謂,“原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這境界高超極了,可以說是“以天地為一朝,萬期為須臾”,根本不發(fā)生什么時間問題。(1)這段引文主要說明什么含義?(2)得出的結論是什么?(3)這段引文的目的是什么?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4.單項選擇題下列文集中哪一個是秦朝丞相李斯的代表作是()。

A、《諫逐客書》
B、《秋風辭》
C、《春秋繁露》
D、《書經直解》

5.單項選擇題辛棄疾的詞集為()。

A、《金佗稡編·鄂王家集》
B、《河東先生集》
C、《稼軒長短句》
D、《淮海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