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對下列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后五年,吾妻來歸。”“歸”,古代稱女子出嫁,如“之子于歸,宣其室家”。“吾妻歸寧”句中的“歸寧”,含義與之相同。
B.“奄奄黃昏后,寂寂人定初?!薄包S昏”“人定”,十二時辰名,前者為戌時,相當于現(xiàn)在的19時至21時;后者為亥時,相當于現(xiàn)在的21時至23時。
C.“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蠶叢”“魚鳧”,傳說中古蜀王名。近期,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銅縱目面具和魚鳧紋金杖,可印證上述傳說。
D.“總角之實,言笑晏晏?!薄翱偨恰?,古代少年男女把頭發(fā)扎成丫髻,叫“總角”,后用以指代少年時代。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下列有關古代文化常識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A.冠者,成年人,20歲以上的人。古時女子和男子20歲行冠禮,就是成人了。童子,少年,均指不到20歲的人。
B.古代室內(nèi)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東,其次是坐南面北,再次是坐北面南,最后是坐東面西?!皬埩嘉飨蚴獭?,地位最卑。
C.“秋毫無犯”“勞苦功高”“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游刃有余”等成語,均出自《鴻門宴》一文。
D.宗廟,古代天子、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地方;庠序,古代的地方學校,后泛指學校;下陳,古代殿堂下放置禮品、戰(zhàn)列婢妾的地方。

2.單項選擇題下列對相關文學內(nèi)容的解說,錯誤的一項是()。

A.《答司馬諫議書》的作者是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人,晚年退居江寧,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書”是古代特有的一種文體。它以書信的形式,可敘事,可描述,可說明,可議論。如王安石的《答司馬諫議書》。
C.垂拱,垂衣拱手,古時比喻統(tǒng)治者在治理天下時,什么事情都不愿做,多用作貶斥帝王庸碌無為。
D.三驅(qū),據(jù)說古代圣賢之君在打獵布網(wǎng)時只設三面而有意網(wǎng)開一面,從而體現(xiàn)圣人的“好生之仁”。

3.單項選擇題下列文學常識說法不正確的一項為()。

A.《林黛玉進賈府》節(jié)選自原著《紅樓夢》第3回,《紅樓夢》是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
B.《祝?!愤x自魯迅小說集《彷徨》,寫于一九二四年二月七日。
C.海明威,美國作家,195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有《老人與?!贰短栒諛由稹贰队绖e了,武器》等。
D.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稁熣f》中的“六藝”,指《詩》《書》《禮》《易》《春秋》《孝經(jīng)》。

4.單項選擇題下列關于文化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冠者,成年人,20歲以上的人。古時女子和男子20歲行冠禮,就是成人了。襁褓、垂髫、童子,均指不到20歲的人。
B.“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古代君主諸侯王對自己的謙稱,類似的謙稱還有孤、不谷等。
C.元曲四大家指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四位元代雜劇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時期不同流派雜劇創(chuàng)作的成就。
D.戲劇是一種通過舞臺演出而訴諸觀眾感官的藝術(shù)形式,有悲劇、喜劇、正劇之分,也有獨幕劇、多幕劇之分。

5.單項選擇題下列有關文化常識的內(nèi)容,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物故”與“不幸”皆指死亡,如“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太夫人已不幸”;“羽化”稱年高或尊長者之死,如“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B.古代“山東”一般指崤山以東的地區(qū),“江左”指長江以東地區(qū),“江表”指長江以西地區(qū),“關中”指函谷關以西的地區(qū)。
C.“九州”是中國古代中原地區(qū)九個行政區(qū)域的名稱,古詩中常代指“中國”,陸游有“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之句。
D.“七廟”本指四親(高祖、曾祖、祖、父)廟、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廟和始祖廟,后泛指帝王的宗廟;“太廟”是明清兩朝皇帝祭祖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