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

國民革命失敗后、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逐步將革命的重心()

A、由鄉(xiāng)村轉移到城市
B、由城市轉向農村
C、由大城市轉向小城市
D、由南方轉向北方

題目列表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

下面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有關黨的土地政策的一組材料:
材料1:
1.沒收一切土地歸蘇維埃政府所有,分配農民個別耕種。
2.一切土地,經(jīng)蘇維埃政府沒收并分配后,禁止買賣。
3.分配土地后,除老幼疾病沒有耕種能力及服務與公眾勤務這以外,其余的人必須強制勞動。
4.以人口為標準分配土地,男女老幼平均分配。
5.以鄉(xiāng)為單位分配土地。
——摘自1928年12月《井岡山土地法》
材料2:
1.沒收一切公共土地極地主階級的土地歸興國工農兵代表會議政府所有,分給無田地極少田地農民耕種使用。
2.一切公共土地極地主階級的土地,經(jīng)工農兵政府沒收并分配后,禁止買賣。
3.以人口為標準分配土地,男女老幼平均分配。
4.以鄉(xiāng)為單位分配土地。
——摘自1929年4月《興國土地法》
材料3:
省蘇(維埃政府)應該通令各地各級政府,要求各地政府錄令布告,推促農民耕種,在令上要說明過去分好了田即算分定,得田的人,即由他管所分得的田,這天由他私有,別人不得侵犯。以后一家的田,一家定業(yè),生的不補,死的不退,租界買賣,由他自主。田中出產(chǎn),除交土地稅于政府外,均歸農民所有。吃不完的,任憑自由出賣,得了錢來供給零用,用不完的由他儲蓄起來,活該天敵,或經(jīng)營商業(yè),政府不得借詞罰款,民眾團體也不得勒捐。農民一家缺少勞動力耕田不完,或全無勞力一點不能自更的,準許出租。租完多少,以兩不吃虧為原則,由各處議定。
——摘自1931年2月毛澤東《關于加強春耕工作的意見》
請回答:
(1)材料1(《井岡山土地法》)的頒布有何意義?條文中尚有哪些不適合當時中國農村實際的政策規(guī)定?
(2)比較材料2與材料1,土地政策有什么原則的修正?為什么做這樣的修正?
(3)比較材料3與材料1,土地政策又有哪些原則的修正?為什么做這樣的修正?
(4)從上述土地政策的調整中可以獲得什么教益?

答案: (1)它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農民分配土地的神圣權利。不適合實際的規(guī)定是;沒收一切土地而不是只沒收地主土地;土地所有權屬于政...
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

下面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共產(chǎn)黨內關于革命道路問題的幾組材料:
材料1:
鄉(xiāng)村是統(tǒng)治階級的四肢,城市才是他們的頭腦與心腹,單只斬斷了他的四肢、而沒有斬斷他的頭腦,炸裂他的心腹,還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
——摘自李立三1930年6月《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諸問題》
(有人)以為中國象西歐各國一樣,大城市的經(jīng)濟力量可以統(tǒng)治全國,所以大城市暴動成功以后可以影響小城市及鄉(xiāng)村;而在中國,則找不到一個大城市的經(jīng)濟力量能統(tǒng)治全國的。
——摘自中共六屆二中全會1929年6月政治問題報告
中國豪紳資產(chǎn)階級因為資本主義發(fā)展的落后,不能成為一個整個階級勢力,他們內部分裂沖突,而沒有組織全國家中央集權政府的能力。因此,革命不能有奪取“首都”,一擊而中的發(fā)展形勢。
——摘自瞿秋白1927年12月《武裝暴動的問題》
材料2:
不要城市就是否認共產(chǎn)黨是無產(chǎn)階段政黨,就是否認無產(chǎn)階段對農民的領導,結果共產(chǎn)黨只有變成小資產(chǎn)階段農民黨。(你們)在斗爭的布置上有用鄉(xiāng)村包圍城市的企圖,這種傾向是極危險的。
——摘自中共中央1929年2月致湖北省委信
紅軍、游擊隊和紅色區(qū)域的建立和發(fā)展,是半殖民地中國在無產(chǎn)階級領導之下的農民斗爭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農民斗爭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并且無疑義地是促進全國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摘自毛澤東1930年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現(xiàn)在就全國看來,農民運動的發(fā)展比較城市的工人運動要快得多,在這一種情勢之下,若我們依然是將大部分的力量都用在城市中,實不如用在農村中的為好。革命勢力占據(jù)了廣大農村之后,可以結合起來包圍城市,封鎖城市,用廣大的農村革命勢力向城市進攻,必然可以得著勝利。
——摘自中共中央機關刊物1930年5月《紅旗》
以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農村包圍城市可以取得勝利,這無論在理論上與事實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沒有城市做領導,則任何鄉(xiāng)村都是不能“聯(lián)合起來”的。并且,沒有城市工人激烈斗爭,則一切“包圍城市”的計劃完全是空談。
——摘自中國中央機關刊物1930年5月24日《紅旗》
材料3:
如果革命的隊伍不愿意和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妥協(xié),而要堅持地奮斗下去,如果革命的隊伍要準備積蓄和鍛煉自己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夠的時候和強大的敵人作決定勝負的戰(zhàn)斗,那就必須把落后的農村造成先進的鞏固的根據(jù)地,造成軍事上、政治上、經(jīng)濟上、文化上的偉大的革命陣地。借以反對利用城市進攻農村區(qū)域的兇惡敵人,借以在長期戰(zhàn)斗中逐步地爭取革命的全部勝利。
——摘自毛澤東1939年12月《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chǎn)黨》
請回答:
分析材料1,說明近代中國社會城鄉(xiāng)關系的特點及其原因。
閱讀材料2,分析材料中的不同觀點及其分歧的實質。
綜合材料1、2、3,指出中國革命新道路的客觀依據(jù)和革命新道路理論的基本點。

答案: (1)特點:城市沒有力量統(tǒng)治廣大的農村,農村可以脫離城市而相對獨立地存在。
原因:近代中國經(jīng)濟政治發(fā)展極端不...
微信掃碼免費搜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