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面對無奈
①人生中有太多的無奈。劉翔為傷痛不能馳騁田壇而無奈,高考生為相差幾分不能跨進大學校門而無奈,子女為工作所累不能照顧年老的父母而無奈,貧窮的父母因“差錢”不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孩子而無奈,老年人因體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而無奈,殘疾人因天生的缺陷而無奈。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碰到數(shù)不清的無奈。
②對待人生的無奈,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一種是消極的態(tài)度,由無奈而生怨氣,怨天怨地怨人,進而對生活失去信心,郁郁寡歡,在消沉中不能自拔;一種是積極的態(tài)度,創(chuàng)造條件克服困難,發(fā)揮主觀能動作用,化解矛盾,努力走出無奈的陰影。竊以為,兩種態(tài)度,往往會產(chǎn)生兩種不同的結果:A面對無奈,消極沉淪,無奈就永遠是你人生道路上的絆腳石; B積極面對,才能在人生道路上邁開新步伐。正如馬克?吐溫所說:“人生在世,絕不能事事如意。反正,遇見了什么失望的事情,你也不必灰心喪氣。你應當下個決心,想法子爭回這口氣才對。”
③世界超級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就是一個面對無奈永遠積極進取的人。在一般人看來,他可能是一個一生都倒霉透頂?shù)娜耍?歲時險些死于猩紅熱;4歲時一場麻疹,又讓他險些進了棺材;13歲時患上了嚴重的肺炎;46歲時突然長滿膿瘡,只好拔掉幾乎所有的牙齒;牙病初愈,又染上了嚴重的眼疾,幼小的兒子成了他的“拐杖”;50歲后,關節(jié)炎、腸道炎、喉癌等疾病不斷向他襲來,后來,他的聲帶也壞了,幾乎成了啞巴。58歲就吐血而亡。可就是這個經(jīng)常為身體不好感到無奈的人,憑著自己的刻苦努力,3歲學琴,8歲時就創(chuàng)作了第一首小提琴奏鳴曲,9歲入市立歌劇院的管弦樂團,11歲登臺演奏自己創(chuàng)作的《變奏曲》,一舉成功。他把苦難與成才這兩項生活的饋贈,用自己的琴弦演奏到了極致。巴爾扎克說:“不幸,是天才的進身之階;信徒的洗禮之水;能人的無價之寶;弱者的無底之淵?!倍喔鶆t認為:“順境中的好運,為人們所希冀;逆境中的好運,則為人們所驚奇?!迸粮衲崮崾遣恍业模系劢o了他一個糟糕的身體,讓他經(jīng)常處于無奈之中;然帕格尼尼又是幸運的。因為正是生活的苦難,成就了這位天才。他沒有在苦難面前低頭,在無奈之中徘徊,而是用自己頑強的毅力去戰(zhàn)勝它,使自己從苦難者成為一個音樂的天才。
④現(xiàn)代社會,競爭日趨激烈。許多人因為下崗、上當受騙、經(jīng)商失敗、親人遭受不幸等陷入人生的低谷,感受到生命的種種無奈,有的人因此而患上了憂郁癥,甚至產(chǎn)生輕生的念頭。其實,當你將一切歸零,給自己時間,給自己空間,重新認識世界,就會感到,原來生活沒有自己想象的那樣糟。一轉(zhuǎn)念,就是一個全新的生命。
⑤朋友,如果你此時因傷痛而暫時折斷了飛翔的翅膀,像帕格尼尼那樣為生病而經(jīng)受苦難,或者碰到種種不如意甚至無奈的事情,那么,請記?。骸安恍沂且凰詈玫拇髮W?!敝挥袘?zhàn)勝不幸,從不幸中走出來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
A.人們面對人生的許多無奈,有積極和消極兩種態(tài)度。
B.在人生路上,“無奈”是絆腳石還是墊腳石,取決于你的主觀抉擇。
C.培根的話告訴我們,處于無奈中的人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D.當我們感受到人生的種種無奈時,可以試著將一切歸零,重新認識世界。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這個故事諷刺了哪一類人?它告訴了人們一個什么道理?
聯(lián)系《燈》上下文,簡要賞析“來到江邊,天已經(jīng)完全暗下來,江和天似乎連接到一塊兒了,只能聽到江水不安分的波濤聲?!边@句話。
解釋字義。 (1)宋人有憫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 憫(2)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病 (3)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趨 (4)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舍
翻譯句子。 (1)奈何憂崩墜乎? (2)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
下列這段文字如果要放在《疫苗》中,你認為放在哪段中比較合適?請說說理由。 近年來,我國推廣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后,小于五歲兒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率從1992年的9.67%降至2014年的0.32%因接種疫苗減少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3000多萬人。
請你用一個成語來概括上文的大意。
《燈》這篇小說第③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這個求劍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下列對《雞毛》這篇小說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恰當?shù)膬身検牵ǎ?/p>
杞人憂天的故事,諷刺了生活中的哪一類人?這個成語的含義與哪一句俗語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