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治民無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謂刑德?日:殺戮之謂刑,慶賞之謂德。為人臣者畏誅罰而利慶賞……故法者,王之本也。”
——《韓非子》
材料二“在羅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發(fā)展沒有在工業(yè)和貿易方面引起進一步的后果,因為他們的生產方式沒有改變。”但當資本主義經濟在封建社會內部逐漸發(fā)展起來時,“詳細擬定的羅馬法便立即得到恢復并重新取得威信”。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材料三“人何以尊于禽獸!人有法律,而禽獸無之也……立法權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專制之法;立法權如果操于眾人,則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眾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
材料四兩百多年來。美國的憲法雖然沒有根本的改變,但它卻仍然在不斷地變化發(fā)展著,美國憲法的變化和發(fā)展……是通過對憲法的修正案、最高法院對憲法的司法解釋、憲法慣例及國會和總統(tǒng)制定的憲法性文件等形式來實現(xiàn)的……美國憲法的第二十二條修正案……于1951年2月批準生效,該修正案規(guī)定,無論任何人,當選總統(tǒng)不得超過兩次。
——高等教育出版社《西方政治制度史》
問題:

材料一與材料二中“法”的職能有什么區(qū)別?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你認為材料中所說的“羅馬法”在近代世界“恢復并重新取得威信”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材料一中,“法”的職能是君主統(tǒng)治臣民的工具;材料二中,“法”的職能是調節(jié)經濟關系(商貿關系)。原因:羅馬法強調對私有財產...
微信掃碼免費搜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