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題1897年,嚴復、夏曾佑在《本館附印說部緣起》一文中提出,應該利用()來啟發(fā)國民的覺悟。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最新試題
知青題材反思小說基本上有兩個反思角度,請舉例分析其各自特點。
題型:問答題
高行健創(chuàng)作的話劇《()》、《車站》,是較早的文學啟蒙嘗試。
題型:填空題
1977年11月()的《班主任》發(fā)表,1978年“傷痕文學”形成文學潮流,一般被認為是“新時期”文學的開端。
題型:填空題
《一個紅衛(wèi)兵的自白》的作者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畫家陳丹青的散文《()》,對“頹廢”之美作了重新界定。
題型:填空題
概述20世紀末葉話劇在藝術形式上的探索成就。
題型:問答題
20世紀末中國文學總的大背景是“()”。
題型:填空題
反思小說《雜色》的作者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采用“()”結構的新時期話劇是《陳毅市長》。
題型:填空題
標志新時期文學復蘇的第一波文學主潮是“()文學”。
題型:填空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