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選擇題關(guān)于自然人的行為能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8周歲以上的人為完全行為能力人
B.16周歲以上,能獨立生活的,也視為完全行為能力人
C.10周歲以上的人,為限制行為能力人
D.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多項選擇題甲入室盜竊,乙在外為其望風。如果該二人構(gòu)成犯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是主犯
B.乙是從犯
C.甲乙均構(gòu)成盜竊罪
D.對乙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2.多項選擇題甲與乙素有矛盾,某日該二人在街上相遇,甲對乙破口大罵,并用力推搡乙,乙揮拳打甲,甲拾起一根木棒向乙頭上打去,致乙重傷。甲的行為構(gòu)成()
A.正當防衛(wèi)
B.故意傷害
C.應當負刑事責任
D.不負刑事責任
3.多項選擇題李某(22歲)伙同其弟( 15歲 )共同實施詐騙行為,騙取大量財物,則()
A.二人構(gòu)成共同犯罪
B.李某單獨構(gòu)成詐騙罪
C.李弟不構(gòu)成犯罪
D.李弟構(gòu)成犯罪
4.多項選擇題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A.搶奪
B.販賣毒品
C.強奸
D.爆炸
5.多項選擇題張某開車行進中,被12歲的小學生王某亂扔石子擊中面部。張某捂臉時車子失控,將一輛騎自行車的人撞成重傷。請問:張某和王某對此是否承擔刑事責任()
A.張某應承擔刑事責任
B.王某應承擔刑事責任
C.張某不承擔刑事責任
D.王某不承擔刑事責任
最新試題
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quán)制定基本法律。
題型:判斷題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項憲法原則,所以,對某些特殊的群體法律還予以其他各種形式的特殊保護是違背法的平等價值的。
題型:判斷題
累犯
題型:名詞解釋
以下不屬于我國人民法院的審判組織形式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司法權(quán)的本質(zhì)是一種判斷權(quán)。
題型:判斷題
法律發(fā)展的途徑有()
題型:多項選擇題
實體法和程序法是一國法律體系中不可缺少的兩個組成部分,兩者相互聯(lián)系和依存,不可偏廢。
題型:判斷題
國務院及其各部委可以制定行政規(guī)章。
題型:判斷題
以下屬于民事責任方式的有()
題型:單項選擇題
違法主體即為法律責任主體。
題型:判斷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