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罰款收入
B.技術轉讓收入
C.包裝物出租收入
D.材料銷售收入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管理費用
B.銷售資產
C.制造費用
D.財務費用
A.20%
B.25%
C.10%
D.50%
A.重置成本
B.歷史成本
C.計劃成本
D.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
A.銀行匯票存款
B.備用金
C.外埠存款
D.信用證存款
A.4000元
B.8000元
C.12000元
D.16000元
最新試題
在實際工作中得到了最廣泛的應用,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既先進又合理且接近實際的成本稱為()。
下列是兩張殘損的會計報表,有一部分數據已經看下清楚。請根據給出的其他資料將空缺的項目補充完整,要列出所有報表項目的計算過程。其他資料:1)負債比率為60%。2)利息費用全部是長期負債的利息。 3)期初商品存貨30000元,全年存貨周轉率為4.8次。 4)流動比率為2,速動比率為1。 5)期初應收帳款為16000元,全年應收帳款周轉率為12.8次,本年所有銷貨均為賒銷。
試述我國企業(yè)會計準則對會計信息質量特征有何規(guī)定?
邊際貢獻分析法的原則是:在各方案的成本相同的情況下,選擇的方案應是()。
如果某企業(yè)連續(xù)三年按變動成本法計算的營業(yè)利潤分別為15000元、16000元和13500元。則下列表述中唯一正確的是()。
下列哪一項不通過“其他貨幣資金”核算()。
某企業(yè)7月初結存材料200件,計劃成本為每件70元,月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為借差550元。本月發(fā)生如下經濟業(yè)務: 1)7月3日購人材料400件,專用發(fā)票注明貨款為27200元,增值稅為4624元,運費為200元(其中準予抵扣10%的進項稅,下同),全部款項32024元已支付,材料尚未入庫。 2)上述材料于7月6日收以,并驗收入庫。 3)7月25日購入材料250件,專用發(fā)票注明貨款為18000元,增值稅為3060元,運費100元,材料已入庫,貨款尚未支付。 4)7月31日根據本月發(fā)料憑證匯總表結轉材料成本,共計發(fā)出材料750件,其中:直接用于產品生產700件,車間一般耗用20件,管理部門領用30件。 5)7月31日計算分攤本月領用材料的成本差異。 該企業(yè)原材料核算采用計劃成本法。根據以上資料,編制各業(yè)務會計分錄。計算結果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企業(yè)于1999年11月1日收到商業(yè)承兌匯票一張,面值60000元,抵作應收帳款,期限為3個月,年利率為9%。2000年1月4日將該票據向銀行貼現,年貼現率為6%。根據以上資料,編制1999年11月1日,1999年12月31日,2000年1月4日的會計分錄。
法定盈余公積金已達到注冊資本的()時可以不再提取。
某公司1999年:1月1日購入一臺價值62000元的機器設備,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2000元,采用年數總和法,2001年該設備應計提的折舊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