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

2013年12月31日,A公司發(fā)現(xiàn)其2011年12月31日購入的一項專利設備,類似的專利技術已在市場出現(xiàn),此項設備有可能減值。如果企業(yè)出售該設備,預計可獲得240萬元。該設備尚可使用5年,預計其在未來4年產(chǎn)生的現(xiàn)金流量分別為80萬元、72萬元、64萬元和50萬元、40萬元。公司采用5%的折現(xiàn)率。2013年12月31日該設備賬面原價為400萬元,已提折舊為100萬元。

請分析該項設備是否應計提減值準備?

答案: 預計未來現(xiàn)金流量現(xiàn)值
=80×PVR(1,4%)+72×PVR(2,4%)+64PVR×(3,4%)+50×P...
題目列表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問答題

【簡答題】

D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采用實際成本對發(fā)出材料進行日常核算,按單個存貨項目計提存貨跌價準備。D公司2015年和2016年發(fā)生如下交易或事項:
(1)2015年3月10日,D公司購入一臺不需安裝的甲設備用于生產(chǎn)新產(chǎn)品,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設備買價為100萬元(不含增值稅額)、增值稅額為17萬元。D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運雜費及途中保險費3萬元。購入的設備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無殘值。
(2)2015年12月31日,甲設備的可收回金額為86.4萬元,此時預計設備尚可使用年限為4年。
(3)2016年4月30日,因新產(chǎn)品停止生產(chǎn),D公司不再需要甲設備,故將甲設備與N公司的一批A材料進行交換,換入的A材料用于生產(chǎn)B產(chǎn)品。雙方商定設備的公允價值為80萬元,換入原材料的發(fā)票上注明的售價為60萬元,增值稅額為10.2萬元,D公司收到補價9.8萬元。
(4)由于市場供需發(fā)生變化,D決定停止生產(chǎn)B產(chǎn)品。2016年6月30日,按市場價格計算的該批A材料的價值為60萬元(不含增值稅額)。銷售該批A材料預計發(fā)生銷售費用及相關稅費為3萬元。該批A材料在6月30日仍全部保存在倉庫中。2013年6月30日前,該批A材料未計提跌價準備。
要求:編制D公司購買甲設備、對甲設備計提減值準備、進行非貨幣性資產(chǎn)交換、對換入材料計提減值準備的會計分錄。

答案: 單位:萬元
(1)借:固定資產(chǎn)103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
微信掃碼免費搜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