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釀王
凌鼎年
黃阿二的酒釀在古廟鎮(zhèn)上老老少少都翹起大拇指,沒有不說呱呱叫的。古廟鎮(zhèn)人黃、王不分,大伙習(xí)慣喊黃阿二為酒釀黃,但聽起來總像酒釀王,其實(shí)喊他酒釀王倒也不虛不謬。黃阿二做酒釀,不用大缽頭,而是用小缽頭。據(jù)說小缽頭酒釀比大缽頭酒釀難做,因此做酒釀小生意的,都習(xí)慣用大缽頭,不敢輕易改用小缽頭,單憑這一點(diǎn),黃阿二就區(qū)別于其他做酒釀買賣的。
古廟鎮(zhèn)人只要一聽那吆喝就知道是酒釀王來了。別人喊酒釀酒釀來他喊酒釀小缽頭甜酒釀來哉,酒釀王的嗓音很渾厚,有一種穿透力,能穿過門墻,撞入人們的耳膜。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能聽到酒釀王的吆喝,他那極有韻味的吆喝可以說已成了古廟鎮(zhèn)的一種文化風(fēng)景,或者說是一種民俗。
古廟鎮(zhèn)的人偏好吃酒釀有些年頭了,來了客,端碗酒釀小圓子,乃待客的一種,既不破費(fèi)多少,也還上得臺面,那些老吃客十有八九認(rèn)準(zhǔn)酒釀王的酒釀。據(jù)他們說,一上口就能吃出是不是酒釀王做的酒釀。每每這時,黃阿二臉上就浮現(xiàn)出一種滿足,一種得意來。用他的話說,有老吃客的這些評價,比吃人參還補(bǔ)。
酒釀王的酒釀從來只有買不到的日子,沒有賣不掉的日子。但黃阿二堅持每天只做三十小缽頭,一小缽頭也不多做,從無例外。通常他九點(diǎn)鐘騎了黃魚車篤悠悠地走街串巷,一路騎過去,一路吆喝過去。黃阿二常說:他做酒釀買賣,一半是為了能吆喝上這幾聲。只要每日里這么吆喝一嗓子,通體舒暢。若待在家里只吃不做,不吆喝,不出一個月保管憋出病來。黃阿二的酒釀常常是不到吃中飯就賣光了。下午,他或茶館里坐坐,或澡堂城泡泡。
黃阿二說:泡澡、喝茶乃人生的兩大享受,神仙也不過如此。天長日久,他有了不少茶友、浴友,每日里聚在一起,嚼起來沒有啥話題避諱的。有位老茶友對他說:你的酒釀,牌子已做出了,生意這么好,何不多做點(diǎn)?我只有一雙手。黃阿二說了這話再不多言。
有位浴友替他出主意說:那請一兩個幫手嘛,你還可過過老板癮呢。只要指點(diǎn)指點(diǎn),指派指派,人又省力,錢又多賺,這等好事別人想覓也覓不來。黃阿二默默半晌后說:我這人命賤,自己不動手做,比死還難受。再說了,自己做放心。做好做壞,心里有底。黃阿二的酒釀總比別家的甜,比別家的香,比別家的酒釀湯多,問他有啥訣竅,他搔搔頭說:能有啥訣竅,憑良心做,憑經(jīng)驗(yàn)做。其他,他就實(shí)在說不出啥了。
黃阿二的酒釀不論斤不論兩,論缽頭的,一小缽頭一買,連缽頭買也可,用鍋用盆來倒回去也行。他的酒釀打出牌子,不挑不揀,順著擺放的次序拿,若要比比看,挑挑看,他就不賣。老主顧都知道,黃阿二的酒釀缽缽一樣,無需挑挑揀揀的,否則,咋叫酒釀王?有時碰到孤老太孤老頭,只要買一點(diǎn)點(diǎn)的,黃阿二就取出一把毛竹片刀來,把小缽頭里的酒釀一劃二或一劃四,你這次拿回家稱是這分量,下回買,準(zhǔn)仍是這些分量。從無短斤缺兩的。古廟鎮(zhèn)的人都說:如今像黃阿二這樣信得過的生意人越來越少。
有次,一公司總經(jīng)理來找他定做五十小缽頭酒釀,說有批上??蛻裟剿漆勍醯拿c(diǎn)名要吃他釀的小缽頭酒釀。公司準(zhǔn)備連缽頭買,錢可以預(yù)付。
黃阿二說:可以。但每天只有三十缽頭,若要五十缽頭只能分兩天交貨。那怎么行。公司總經(jīng)理表示價錢上可以提高點(diǎn)。
誰知黃阿二說做五十缽頭質(zhì)量上就難保證了。只能一天三十缽頭。要就要,不要拉倒,沒啥商量的。
聽?wèi)T了黃阿二的吆喝,幾回不聽見,就有人問:酒釀王這兩天怎么沒來?往往這話還在耳邊,那酒釀小缽頭甜酒釀來哉的吆喝聲就傳來了。
最近,連著好幾日未聽到酒釀王的吆喝聲了,生活中仿佛缺了什么。一打聽,原來黃阿二病了。大家怪想念黃阿二的,幾個老茶友、老浴友結(jié)伴前去看望他,進(jìn)了門,大伙兒一起吆喝了一聲:酒釀小缽頭甜酒釀來哉黃阿二聽后渾身一震,他撐起身來說:你們這一聲吆喝,對我來說,比吃啥藥都強(qiáng),這不,毛病好了一半。
(摘自《第五屆小小說金麻雀獎獲獎作品》,有刪改)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翻譯句子。 (1)是吾劍之所從墜。 (2)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原諒》第①段中,當(dāng)魚汁潑灑在我的皮包上時,“我本能地跳起來”,聯(lián)系下文,簡要分析這樣寫的目的。
解釋字義。 (1)蟬方奮翼悲鳴,欲飲清露 (2)曲其頸,欲攫而食之也 (3)舉其頸,欲啄而食之也 (4)童子方欲彈黃雀
這個求劍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圍繞著“原諒”,文章主要講述了哪幾件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燈》這篇小說第③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結(jié)合《燈》這篇文章內(nèi)容,寫出你對“要做燈塔發(fā)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魚身上的光!”這句話的理解,并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yàn),談?wù)勀銓Υ说母形颉?/p>
解釋“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薄?/p>
請你用一個成語來概括上文的大意。
文嫂這一形象與魯迅先生筆下的祥林嫂在性情氣質(zhì)上有一些相似之處,但兩人悲劇命運(yùn)的根源卻不同。請簡要分析這種相似與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