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NA分子復制3次,產(chǎn)生的DNA中含14N的DNA占1/4
B.第二次細胞分裂中期每條染色體均有1個DNA的2條脫氧核苷酸鏈都含15N
C.1個染色體形成2條染色單體的同時,DNA也完成了復制
D.某些細胞在第三次細胞分裂中期可能有2條染色單體的所有脫氧核苷酸鏈都不含15N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26%,312個
B.24%,288個
C.24%,298個
D.12%,144個
A.實驗中有兩次培養(yǎng)T2噬菌體的過程,可以說明病毒的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B.噬菌體侵染的是未被標記的細菌,為保證侵染的效果可延長保溫的時間
C.離心的目的是讓T2噬菌體和細菌分離
D.用32P標記的一組感染實驗,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A.噬菌體是寄生在細菌體內(nèi)的原核生物
B.T2噬菌體含有DNA和RNA兩種核酸
C.噬菌體和細菌共有的細胞器是核糖體
D.T2噬菌體侵入到細菌體內(nèi)的是其DNA
A.新冠病毒進入宿主細胞的跨膜運輸方式屬于被動運輸
B.新冠病毒與肺炎雙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體進行蛋白質(zhì)合成
C.新冠病毒與肺炎雙球菌二者遺傳物質(zhì)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
D.新冠病毒或肺炎雙球菌的某些蛋白質(zhì)可作為抗原引起機體免疫反應
細胞內(nèi)有些tRNA分子的反密碼子中含有稀有堿基次黃嘌呤(I)。含有I的反密碼子在與mRNA中的密碼子互補配對時,存在如圖所示的配對方式(Gly表示甘氨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一種反密碼子可以識別不同的密碼子
B.密碼子與反密碼子的堿基之間通過氫鍵結合
C.tRNA分子由兩條鏈組成,mRNA分子由單鏈組成
D.mRNA中的堿基改變不一定造成所編碼氨基酸的改變
最新試題
所有原核生物()。
下列不屬于核酸探針的類型的是()。
細胞遺傳學分析是用于血液疾病中染色體()的檢測。
探針制備和標記時加入的dNTP是過量的,需要除去游離標記物及其dNTP,有什么方法?()
關于原位雜交說法錯誤的是()。
原位雜交材料有什么?()
完整的病毒顆粒包括()。
下列關于核酸探針的說法正確的是()。
理想的探針標記物不具備的特點是()。
在暗室中將含放射性雜化分子的薄膜與X線膠片緊密地貼在一起,放入暗盒,放射性核素衰減會釋放β射線感光膠片上的銀顆粒,產(chǎn)生穩(wěn)定潛影,膠片沖洗后產(chǎn)生可見圖像。圖像位置與薄膜上雜化分子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