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散文創(chuàng)作的答問
孫犁
問一:請您談談當前散文創(chuàng)作的狀況。您認為存在什么問題,原因何在?
答:我們應該從歷史上,找出散文創(chuàng)作成敗得失的一些規(guī)律,那對我們衡量當前的散文,可能是比較有用的。從我們熟讀的一些古代或近代的散文看,凡是長時期被人稱誦的名篇,都是感情真實,文字樸實之作。比如諸葛亮的《出師表》,李密的《陳情表》。
我們常說,文章要感人肺腑,出自肺腑之言,才能感動別人的肺腑。言不由衷,讀者自然會認為你欺騙。諸葛亮當時雖然是丞相,他這一篇文章,并沒有多少空洞的官腔。李密當時的處境,尤其困難,如果他不說真情實話,能夠瞞得過司馬氏的耳目?文章能取信于當世,方能取信于后代。
所謂感情真實,就是如實地寫出作者當時的身份、處境、思想、心情,以及與外界事物的關系。寫出這些,這本來是很自然的事情,但一觸及文字,很多人就做不到。
但就散文的規(guī)律而言,真誠與樸實,正如水土之于花木,是個根本,不能改變。如果不只從數(shù)量上看,主要從質量上看,當前散文創(chuàng)作的不足之處,恐怕還是在作者的創(chuàng)作用心上,有或多或少的華而不實之處吧!
問二:請您結合自己和當前的散文創(chuàng)作現(xiàn)狀,談談有關散文藝術問題。
答:散文行世,應該慎重,其藝術性不可或缺。
它短小,當然也有所謂布局謀篇,但我以為,作者如確有深刻感觸,不言不快,直抒胸臆即可,是不用過多的構思設想的。
散文中的議論,也是自然事物演變的結果,在很多情況下,并非散文作者主觀的前提。抒情亦如此。無情而強抒,不如不抒。面對大好河山,內心營營茍茍,故作堂皇之言是對河山的不敬。
狀景抒情,成為散文的意境。意境有高下,正如作者修養(yǎng)有高下,胸襟有廣狹,志趣有崇卑,不可勉強。當然,人可以通過修養(yǎng),提高其志趣。總之人心之不同,有如其面。散文意境之有區(qū)分,也在于此。范仲淹先憂后樂之名言,并非一時乘興創(chuàng)作出來,乃是久縈于心的素志,觸景生情而出。
散文的語言很重要,一篇短文,語言文字不講究,是成不了家傳戶誦之作的。當然語言文字也與作者的真情實感緊緊相關。
問三:散文創(chuàng)作中新的探索與民族傳統(tǒng)兩者的關系如何?
答:“五四”以后的散文,外來的影響,非常顯著。但影響是影響,其根基是不可動搖的。我們還是要寫中國式的散文,主要是指它反映的民族習慣和道德倫理的傳統(tǒng)。至于說創(chuàng)新,也不能說,只有接受外來影響,才能創(chuàng)新。中國散文,在接受外來影響以前,也是不斷創(chuàng)新的。我寫給賈平凹的一封信中曾說,多讀外國名家之作,寫中國傳統(tǒng)的散文,也是這個意思。任何文學作品,談到創(chuàng)新,絕不會是專指形式上的創(chuàng)新,而是指內容和形式的統(tǒng)一的創(chuàng)新。文學作品既以內容為主導,則中國土壤,自然對創(chuàng)新起決定作用。
(選自《人民文學》1983年09期,有改動)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政治經(jīng)濟學
(美)馬克·吐溫
早先我曾攻讀政治經(jīng)濟學。每天上午我總是拿來一堆書,開始寫文章。這工作要用上我全部的時間,因此我不喜歡有人打攪我。
話說那一天,我照常開始了工作,但是剛剛寫了“政治經(jīng)濟學乃一切善政之基礎……”幾個字,我的工作被打斷了,說是樓下大門口有一個陌生人要見我。我下樓問他有何貴干,同時竭力不讓我的政治經(jīng)濟學的思緒跑掉。我是焦急萬分,他卻不慌不忙。
他說他剛才經(jīng)過這里,發(fā)現(xiàn)我的房子需要裝幾根避雷針,因此冒昧來打擾。
我說:“好啊,你看怎么辦?”他說沒有別的,只是他很愿意幫我裝。
我竭力裝出一個會當家的老手,漫不經(jīng)心地回答說,我早就想裝上那么七八根避雷針了,只是……陌生人聽了這話倒是吃了一驚。
我心想即使我脫口說出了什么外行話,想必他也不會計較的。只聽見他說,在全城所有主顧中他最樂意為我效勞了。
我說那就裝吧,說完正想走,他又把我叫住,說是需要知道到底想裝多少“針”,裝在房子的什么位置上,桿子要求啥質量。
我告訴他裝八“針”,全裝在房頂上,桿子要用最好的材料。
他說他供應的普通的一種是每英尺二十美分,銅質的是二十五美分,鍍鋅的螺旋狀桿要三十美分。
我說我寧用螺旋狀桿。于是他接著說,要想把事情干漂亮,好讓任何人,看了都感到羨慕,都異口同聲說有生以來從未見過這樣對稱布局的一組避雷針,那么他認為至少要用上四百英尺。
我說那就用它四百英尺,心里想著回去干我的工作。我終于擺脫了他,繼續(xù)從事我的政治經(jīng)濟學。但是當我費了半個小時才使我的思路收攏時,他又打斷我的工作,催我下樓去。
我又再次面對著裝避雷針的人——他是那樣的冷靜,我則如此的煩躁。
他站在那里,正在品評鑒賞似的朝著我房頂上的主煙囪方向眺望。他說眼前這景致簡直會使人產(chǎn)生新的樂趣,接著又說:“你自己說說看,可曾看見過比單獨一個煙囪上就裝有八根避雷針更美的景色嗎?現(xiàn)在美中不足的,就差在屋頂周圍再分散裝上八根避雷針了?!?br />
我說我還有急事要做,于是就讓他再裝八根避雷針,添加五百英尺螺旋狀桿。
這一次我估計足足花了一個小時才把被打斷的思路拉回來。但是裝避雷針的人又傳話上來要找我。
他說他是萬萬不得已,才只好又來打擾我,因為他發(fā)現(xiàn)原先的全部計算出了一點點毛病,照這個樣子,萬一雷暴到來,光憑這十六根避雷針怎能保證這座房子的安全呢?
“求求你讓我安靜一下吧!”我說,“你就裝它個一百五十根!在廚房間裝一根,牲口棚上裝一打!那只母牛身上裝一對!廚師腦袋上也裝上一根!你有什么材料全用上!用完避雷針,愛裝什么裝什么,但愿不要再來打擾我!”
后來當他又回來找我時,我對他說:“甭說了,報報賬吧。九百美元?完事了嗎?那么街上集合了這么多人干什么?怎么?原來是看避雷針!難道他們從未見過避雷針?是沒有見過一座房子上裝了這么多避雷針嗎?真是少見多怪!我得下樓好好看看。”
在隨后的二十四小時內,我們這座房子竟成了全城的一大奇觀和人們議論的話題。房子所在的街道日夜都被看熱鬧的人群擠得水泄不通。
直到第二天,這才解了圍,因為這時過來了一陣雷暴雨,雷電直沖我的房子打下來,五分鐘后周圍半英里內再也看不到一個觀眾了,但是在同樣的距離外,所有高樓大廈的每個窗口和屋頂上都擠滿了人。根據(jù)當時計算,四十分鐘內,我的房子竟遭到了七百六十四次雷擊。
在此我得順便提一筆,在當時那段恐怖的時刻,我是無法再繼續(xù)研究我的政治經(jīng)濟學了。
(選自《新語文讀本》,廣西教育出版社)
A.文章第五段中“陌生人聽了這話倒是吃了一驚”,是因為“我”對避雷針常識的了解出乎他的意料。
B.文章第十二段“我”變得如此的煩躁,是因為陌生人要求“我”花更多的錢裝更多的避雷針。
C.文章情節(jié)層層推進,通過陌生人的多次打擾以及跟“我”的多次溝通,把安裝避雷針一事寫得引人入勝。
D.文章寫“我”沉迷于研究政治經(jīng)濟學的研究,會讓我們聯(lián)想起《格列佛游記》中科學院人士所沉迷的偽科學的研究,因為他們的研究都具有諷刺意味。
最新試題
請你從修辭的角度,賞析句子“一早一晚的斜風里,葉子就活動起來,天幕的襯托下,看得見那葉背面了了的綠的脈絡,像無數(shù)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婦,豐姿綽約的,作一個嫵媚的笑?!?/p>
這段文字的說明對象是什么?
“母親作了半個月的難,把這巨款籌到,而后含淚把我送出門去。”(《我的母親》)對這句話中母親流淚分析理解最正確的一項是()。
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說明方法(只要寫一種說明方法)①紫植長大了以后,90%以上內心都是空的,所以常常不出材料。②比如我們家里的木門木窗,有時候打不開,關不上,這都是變形造成的,但紫檀的變形率卻非常低。
“現(xiàn)在科學發(fā)達,使荔枝北移,將來也許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南州六月荔枝丹》)對這句話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下列對《雷雨》內容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母親的心》第⑧段“母親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輕輕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剛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趕緊再一次撈起了螃蟹,如是者數(shù)次?!敝幸幌盗袆幼髅鑼懹惺裁醋饔茫?/p>
在《我的空中樓閣》一文中,李樂薇筆下的“空中樓閣”不具有的特點是()。
《清塘荷韻》中引用的詩句與荷花無關的一項是()。
“賈平凹的散文總是讓人有親切之感,有警醒之感。親切來自他的細膩,而警醒則來自他的敏銳。”圍繞這一評價,將你的閱讀心得寫下來。寫作提示:①可以選擇其中一個方向來寫,也可以二者結合起來寫,如果另有其他獨到的收獲也可以寫;②不少于150字;③書寫規(guī)范,卷面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