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下列對有關(guān)文化知識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采用的是干支紀年法,即用十天干與十二地支循環(huán)相配來紀年。干支紀年可對歷史時間上推下推、順推逆推。例,由“壬戌”可推知其之后的第三年為“丁丑”年。
B.“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據(jù)月亮的情況來記日,每月初一為朔,十五為望,十六為既望,最后一日為晦。
C.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為“陽”;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為“陰”。
D.五鼓,古代無時鐘,以打更擊鼓報時,一夜分為五更,每更兩小時,晚七點起更,五鼓相當于早晨三至五點鐘。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下列文化知識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舊時男子20歲行冠禮,在本名以外另起表德行或與本名意義有關(guān)的字,如司馬光字君實。
B.疏是在朝官員專門上奏皇帝的一種文書形式,“疏”的原意是疏通,引申為對問題的分析。
C.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北郊祭天,南郊祭地,是儒教禮儀中的主要部分。
D.士大夫,是古代中國對社會上具有聲望、地位的知識分子和官吏的統(tǒng)稱。

2.單項選擇題以下有關(guān)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詩風豪邁奔放、清新飄逸?!笆竦离y”是古樂府舊題,本詩是詩人為送別友人入蜀而作。
B.盛唐時期,是我國詩歌發(fā)展的一個高峰時期,出現(xiàn)了以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優(yōu)秀的詩人,他們雖然寫作風格不盡相同,但都在文學史上留下了輝煌的詩篇。
C.琵琶行:行,古詩的一種體裁。常見的古體詩的體裁還有歌、吟、引、曲等。
D.《老人與海》的作者為美國小說家海明威,作品通過塑造一位敢于同巨鯊搏斗的硬漢桑地亞哥,表現(xiàn)了“人可被毀滅,但不可被打敗”的主題。

3.單項選擇題下面對文化常識解說錯誤的一項是()。

A.古代官吏告老退休稱“致仕”,也稱“休致”。官員年老有病,由本人提出申請,獲準后致仕,國家據(jù)其職位,給予一定的賞賜。
B.母憂是指母親的喪事,古代官員遭逢父母去世時,按照規(guī)定需要離職居家守喪。
C.移疾指官員上書稱病,多為居官者請求退職的委婉說法。
D.知縣為一縣的最高行政長官,僅管理一縣行政,無權(quán)管理兵事。

4.單項選擇題下列對文化常識解說錯誤的一項是()。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會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親起的,字是二十歲舉行冠禮后才起的。
C.廟號是皇帝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如高祖,太宗,孝文帝。
D.豆蔻年華指女子十三四歲。例如: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贈別》)

5.單項選擇題下列文化常識解說錯誤的是()。

A.征辟,漢武帝時推行的一種自上而下的選拔官吏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和府、州郡辟除兩方面。如“公車特征拜郎中。”(《張衡傳》)
B.察舉制,是由地方長官在轄區(qū)內(nèi)隨時考察、選取人才并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jīng)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如“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陳情表》)
C.“太學”是全國最高學府。如“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jīng),貫六藝?!保ā稄埡鈧鳌罚?br/>D.明清時最高學府稱國子監(jiān),入監(jiān)讀書的人稱監(jiān)生。國子監(jiān)里的教學人員稱為祭酒、司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