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安•尼克松•庫伯已經106歲高齡了。她出生的年代,正是黑人奴隸制度解除之后,那時還沒有汽車和飛機,像她一樣的人僅僅因為膚色和性別就被擋在參與投票的大門之外。……當整個美國大陸都籠罩在經濟大蕭條的絕望之中時,她見證了一個國家戰(zhàn)勝自身恐懼,重新崛起,“新政”不僅給美國帶來了新的就業(yè)機會,更給美國人民帶來了共同的價值觀?!斎毡镜恼◤椡断蛭覀兊母劭冢┱{著這個世界時,她見證了一個崛起的民族,民主重獲新生。指出上述中“暴政”的含義以及“民主重獲新生”后逐漸形成的時代的主題。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亞非拉地區(qū)在近現代史上飽受殖民侵略,但亞非拉人民從未放棄過爭取自由獨立的斗爭。1960年,非洲有17個國家獲得獨立,這一年因此被稱為“非洲年”。1990年,納米比亞獨立,標志著所有非洲國家都擺脫了殖民主義的枷鎖。對上述解讀正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美國教授杰弗里·薩克斯指出,二戰(zhàn)以來,美國的對外政策一直基于一個簡單的觀念“你要么與我們?yōu)槲椋磁c我們?yōu)閿场薄_@表明()

題型:單項選擇題

在20世紀近一半的時間里,冷戰(zhàn)不僅塑造了當時的國際關系格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卷入冷戰(zhàn)國家的發(fā)展。下列說法符合這一史實的有()①冷戰(zhàn)使世界處在核戰(zhàn)爭的陰影之下②冷戰(zhàn)客觀上促進了世界科技的發(fā)展③冷戰(zhàn)避免了大規(guī)模戰(zhàn)爭的爆發(fā)④冷戰(zhàn)加速了經濟全球化的趨勢

題型:單項選擇題

根據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關于二戰(zhàn)后歐洲各國邊界的討論結果,德國東部的大片領土將會劃給波蘭。丘吉爾對此評論道:“用德國飼料填滿這只波蘭鵝,恐怕它會消化不良?!边@反映出()

題型:單項選擇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以來,運輸技術不斷創(chuàng)新,人和貨物借助快捷便利的交通工具在世界各地之間流動。同時,信息技術的興起把世界更緊密地連接在一起。材料說明()

題型:單項選擇題

二戰(zhàn)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建立起所謂的“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保障制度,主要包括醫(yī)療、失業(yè)、工傷、養(yǎng)老保險和教育等方面。這些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

題型:單項選擇題

這個組織與雅爾塔會議有關,成立于1945年10月,到2015年有193個會員國,這個組織的宗旨是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這個組織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61年肯尼迪就任總統后,推行包括減稅、增加失業(yè)津貼等一系列社會經濟改革方案。結果年收入100萬美元的巨富,收入增加134%,年收入4000美元的工人,收入增加5.6%,通貨膨脹和失業(yè)率有所下降。這些措施()

題型:單項選擇題

為抵抗侵略,實現民族獨立,二戰(zhàn)后拉丁美洲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下列歷史事件符合這一表述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持續(xù)近半個世紀的“冷戰(zhàn)”最終結束的標志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