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建筑的空間美感
宗白華
①園林建筑的藝術處理,是處理空間的藝術。
②中國的園林是很發(fā)達的。北京故宮三大殿的旁邊,就有三海,郊外還有圓明園、頤和園等等,這是皇帝的園林。民間的老式房子,也總有天井、院子,這也可以算作一種小小的因林。
③宋代郭熙論山水畫,說“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尚小⒖赏?、可游、可居,這也是因林藝術的基本思想。因林中也有建筑,要能夠居人,使人獲得休息,但它不只是為了居人,它還必須可游,可行,可行,可望。“望”最重要。一切美木都是“望”,都是欣賞。不但“游”可以發(fā)生“望”的作用(頤和國的長廊不但引導我們“游”而且引導我們“望”),就是“住”,也同樣要“望”。窗子并不單為了透空氣,也是為了能夠望出去,望到一個新的境界,使我們獲得美的感受
④窗子在園林建筑藝術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窗子,內外就發(fā)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經過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畫。顧和園樂壽堂差不多四邊都是窗子,周圍粉墻列著許多小窗,面向潮景,每個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畫。而且同一個窗子,從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這樣,畫的境界就無限地增多了。
⑤明代人有一小詩,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窗子的美感作用:一輩幾上閑,數竹窗外碧。簾戶寂無人,春風自吹入。
⑥這個小房間和外部是隔離的,但經過窗子和外邊聯(lián)系起來了。沒有人出現(xiàn),突出了這個小房間的空間美。這首詩好比是一幅靜物畫,可以當作塞尚畫的幾個蘋果的靜物畫來欣賞。
⑦不但走廊、窗子,而且一切樓、臺、亭、閣,都是為了“望”,為了得到和豐富對于空間美的感受。
⑧頤和園有個區(qū)額叫“山色湖光共一樓”。這就是說,這個樓把一個大空間的景致都吸收進來了。蘇軾詩“賴有高樓能聚遠,一時收拾與閑人”就是這個意思。頤和因還有個亭子叫“畫中游”?!爱嬛杏巍保⒉皇钦f這亭子本身就是畫,而是說,這亭子外面的大空間好像一幅大畫,你進了這亭子,也就進入到這幅大畫之中。所以明人計成在《園冶》中說:“軒楹高爽,窗戶鄰虛。納千項之汪洋,收四射之爛漫。”
⑨概括說來,中國國林建筑的空間關,當如沈復所說的:“大中見小,小中見大,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或藏或露,或淺或……這也是中國一般藝術的特征。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小屋在山的懷抱中,猶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綻開了一些,好像層山后退了一些?!保ā段业目罩袠情w》)對這句話分析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拿來主義》一文的重點是論證拿來主義,但前面用了大量篇幅論述了“閉關主義”和“送去主義”,對其作用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小屋的光線()富于科學的時間性,()富于浪漫的文學性。
“紫檀沒有這些毛病”一句中“毛病”指的是什么?(請概括回答,答案含標點在內不能超過25個字)
“痛痛快快”的交談方式適合人群的性格類型是()。
“閑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睂@句話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對《世間最美的墳墓》一文中“就像偶爾被發(fā)現(xiàn)的流浪漢、不為人知的士兵那樣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一句的意思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人們從《論語》中學得智慧的(),從《史記》中學得嚴肅的歷史(),從《正氣歌》學得人格的()。
依照選文《論真性情》的觀點,請你從下面文化名人或者文學形象中選取一個,結合與其相關的文學作品對他是否有真性情進行評析。陶淵明、蘇軾、《孤獨之旅》中的杜小康
文章題目“母親的心”有哪兩層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