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東北圖廓坐標公里數(shù) B、東南圖廓坐標公里數(shù) C、西北圖廓坐標公里數(shù) D、西南圖廓坐標公里數(shù)
A、可以采用不同的高程基準 B、可以采用不同的觀測方法但基準必須統(tǒng)一 C、不允許使用三角高程方法測定點位高程 D、56高程系和85高程系可以混用,但不能與獨立高程系混用
A、之前 B、之后 C、同一頁 D、同一本
A、數(shù)值相同 B、連環(huán)更改 C、符號相反 D、同時變大
A、深層基巖水準標石 B、淺層基巖水準標石 C、永凍地區(qū)鋼管基本水準標石 D、墻腳水準標石
A、最大區(qū)域法 B、最小區(qū)域法 C、對角線法 D、三點法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沒有限制
A、分母大,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詳細 B、分母小,比例尺小,表示地形概略 C、分母大,比例尺小,表示地形詳細 D、分母小,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詳細
A、方格網(wǎng)的主軸線應與主要建筑物的基本軸線相平行 B、方格網(wǎng)的轉(zhuǎn)折角應嚴格成90° C、最好是高程控制點與平面控制點分開設(shè)計 D、方格網(wǎng)的邊長一般為100~200m
A、38帶、114° B、39帶、120° C、40帶、120° D、39帶、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