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黏土中的()往往是以碳酸鹽或硫酸鹽的型式存在,如含量過多,在煅燒時會有大量CO2、SO2等氣體排出,操作不當時容易引起針孔和氣泡。

A.K2O、Al2O3
B.CaO、SiO2
C.Fe2O3、TiO2
D.CaO、MgO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舊式隧道窯燃燒系統(tǒng)主要布置在隧道窯的()

A.預熱帶
B.燒成帶
C.冷卻帶
D.預熱帶和燒成帶

3.單項選擇題影響釉黏度的最重要因素是()

A.釉料組成和細度
B.釉料細度和燒成溫度
C.釉料熔融溫度范圍
D.釉料組成和燒成溫度

4.單項選擇題墻地磚一般采用()干燥坯體。

A.室式干燥器
B.隧道式干燥器
C.鏈式干燥器
D.輥道式干燥器

5.單項選擇題α釉<α坯時,在冷卻過程中,釉層容易形成()

A.釉層龜裂
B.釉層剝落
C.縮釉
D.釉層無光

最新試題

陸龜蒙的“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反映了唐代()釉色的特點。

題型:單項選擇題

顧景舟諳熟各種制壺技法,尤精手在壺上用立體線條進行裝飾。壺藝謹嚴,一絲不荀;代表作品有()和“鷓鴣提梁壺”等。

題型:單項選擇題

紫砂雕塑的題材極其廣泛,歷史和現(xiàn)代人物、動物、花草、山水勝景、古今戲文幾乎均有涉獵,但絕大多數(shù)的表現(xiàn)題材還是人物。

題型:判斷題

吳阿糧和()也是晚清的紫砂名藝人,曾于光緒四年(1878年)應日本友人之遺赴日本?;袀魇谧仙凹妓?。

題型:單項選擇題

傳說明代正德年間進士()的書童龔春在陪讀時習得僧人摶砂制陶之法,開啟了壺藝大門。

題型:單項選擇題

全手工成型的壺好養(yǎng),原因十分明確,成型時表面多用工,細顆粒多浮于表面,壺體因之光潤,達到“脫手則光能照面,出冶則資比凝銅”的工藝效果。

題型:判斷題

1959年起,開始應用雷蒙粉碎機煉制泥料,細度在100目篩以上,1963年開始采用真空練泥機捏練供制坯用的熟泥。

題型:判斷題

隨著茗茶的興起,明清時期是紫砂陶發(fā)展的一個高峰。最晚在元代,就已形成了獨立的紫砂工藝生產(chǎn)體系。

題型:判斷題

一般大件產(chǎn)品應顆粒細些,小件產(chǎn)晶則應泥略粗些。紅泥產(chǎn)晶因顆粒粗而燒成溫度偏低。

題型:判斷題

清代周容著《陽羨名陶錄》是一部清代紫砂器專著,全面介紹了宜興紫砂的制作工藝和制壺名家。

題型:判斷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