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歐洲迪斯尼在法國的戰(zhàn)略失敗1992年歐洲迪斯尼樂園在法國巴黎郊外開放。迪斯尼的高層人士對它的前景非常樂觀,因為迪斯尼在佛羅尼達、加利福尼亞、東京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不過事情的發(fā)展卻正好相反,到1993年,巴黎迪斯尼斯樂園已虧損近十億美元,處于倒閉的邊緣,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在美國的成功并不等于在法國的成功,首先是歐洲正值嚴重的經濟衰退,游客變得十分節(jié)儉。迪斯尼的門票是42.25美元——比在美國的價錢還高。迪斯尼賓館的一個房間一晚是34美元,相當于巴黎最高檔賓館的價格。這就把相當多的歐洲人擋在了門外,很多人就是來到了樂園,也是自帶飯菜,不住賓館。就算是住進了,也只是住了一天——一大早來樂園,晚上住下,第二天早晨結賬,再回公園,這樣賓館的住房率只達到50%。其次,美國人和歐洲人在文化上也存在差異,如在樂園內不準飲酒的規(guī)定,就引起了午餐和晚餐都要飲酒的歐洲人的不滿(這項規(guī)定后來被取消了)。迪斯尼公司認為,星期一比較輕松而星期五會比較繁忙,因此也相應地安排了員工。但情況恰恰相反,星期一游客很多而員工卻很少,星期五員工多游客卻很少,搞得一團亂。樂園想在高峰時多雇傭些員工,低峰再讓他們回去,這又違反了法國關于非彈性勞動時間的規(guī)定。“我們聽說歐洲人不吃早餐,因此縮小了餐館規(guī)模,”一位管理人員回憶說,“你猜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因為每一個人都要早餐,我們要在只有350個座位的餐廳里提供2500份早餐,就餐隊伍排了近一公里”。
名詞解釋
多項選擇題
A.組織目標與環(huán)境狀況的適應性B.目標實現程度C.環(huán)境的優(yōu)劣D.內部環(huán)境與外部環(huán)境的匹配E.企業(yè)所處環(huán)境是否是完全競爭環(huán)境
A.領導B.組織目標的設定和轉化C.信息傳遞D.確立和維持信息溝通系統E.確保必要的活動
A.需求B.行為C.理性能力D.領導E.學習過程
單項選擇題
A.需求B.行為C.理性能力D.學習過程
A.個體假設前提B.正式組織C.非正式組織D.學習行為
A.企業(yè)發(fā)展與環(huán)境B.穩(wěn)定與變革C.組織目標與個人目標之間D.科學、理性與人性之間
A.個體假設B.集體化的協作行為C.獨立的個體行為D.由獨立的個體行為到集體化協作行為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