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1923年弗洛伊德發(fā)表《自我與伊底》,他的理論轉向()范式。
A.創(chuàng)傷
B.驅力
C.自我
D.伊底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在克恩伯格看來,當好與壞的自體意象整合成整體的自體概念時,()階段結束。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2.單項選擇題費爾貝恩認為,力比多主要尋求的是()。
A.快樂
B.客體
C.父親
D.母親
3.單項選擇題將母親作為一個獨立的整體客體時,兒童的心態(tài)是()
A.偏執(zhí)-分裂樣心態(tài)
B.抑郁心態(tài)
C.部分心態(tài)
D.整體心態(tài)
4.單項選擇題完成從驅力模式向關系模式轉變的是()
A.克萊因
B.費爾貝恩
C.溫尼科特
D.克恩伯格
5.單項選擇題佛洛姆提出,社會中絕大多數(shù)成員受到社會壓抑而未達到意識層面的那部分心理區(qū)域是()
A.前意識
B.個體潛意識
C.集體潛意識
D.社會潛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