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A、B、C、D、E5種元素,已知:
①A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兩倍,B的陰離子與C的陽離子跟氖原子的電子層結構相同,E原子第三層上的電子比第一層多5個。
②常溫下B2是氣體,它對氫氣的相對密度是16。
③C的單質在B2中燃燒,生成淡黃色固體F。F與AB2反應可生成B2。
④D的單質在B2中燃燒,發(fā)出藍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DB2。D在DB2中的含量為50%。
根據(jù)以上情況回答: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已知X、Y、Z、T四種元素中,只有T不是短周期元素,與它們有關的部分信息如下表:
A.單質不溶于任何溶劑
B.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為弱酸
C.其最高價氧化物常溫下為氣態(tài)
D.氣態(tài)氫化物不穩(wěn)定
最新試題
核磁共振在物理、化學與材料、生物與醫(yī)藥、工業(yè)等領域有哪些技術應用?()
以下宏觀概念中,哪些是“量子化”的()
盧瑟福背散射分析指用探測器獲得背向散射離子的能量信息,進而獲得有關靶原子的()分布信息的方法。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任何理論和學說的建立都離不開實驗,下面有關物理理論或學說關系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下列關于近代物理學史的研究,說法正確的是()
關于物質組成的思考,我國古代很早就形成了一些觀點,其中影響較深遠的是()。
銫的逸出功為1.9eV,對應的光電效應閥頻率是4.6×1014Hz。而鈉的逸出功為2.29eV,對應的光電效應閥頻率應該是()
最初夫蘭克—赫茲的實驗裝置只能得到原子的第一激發(fā)態(tài)能級,其原因是()。
?以下哪個單位用來標度電子質量最合理?()???
1914年,德國科學家夫蘭克和他的助手赫茲采用了一種獨立于光譜研究的方法來驗證玻爾理論,他們用慢電子與稀薄氣體中原子的碰撞方法,簡單而巧妙地直接證實了(),并且實現(xiàn)了對原子的可控激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