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
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織下了一個厚厚的繭。
那是用一種細細的、柔韌的、若有若無的絲織成的。是痛苦的絲織成的。
她埋怨、氣惱,然后就是焦急,甚至折磨自己,同時用死來對突不破的網(wǎng)表示抗議。
但是,她終于被疲勞征服了,沉沉地睡過去。她做了許多的夢,那是關(guān)于花和草的夢,是關(guān)于風(fēng)和水的夢,是關(guān)于太陽和彩虹的夢,還有關(guān)于愛的追求以及生兒育女的夢……
在夢里,她得到的安定和欣慰,得到了力量和熱情,得到了關(guān)于生的可貴。
當(dāng)她一覺醒來,她突然明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于是,她便用牙齒把自己吐的絲一根根咬斷。咬破自己織下的繭。
果然,新的光芒向她投來,像云隙間的陽光刺激著她的眼睛。新的空氣,像清新的酒,使她陶醉。
她簡直要跳起來了!
她簡直要飛起來了!
一伸腰,果然飛起來了,原來就在她沉睡的時刻,背上長出了兩片多粉的翅膀。
從此,她便記住了這一切,她把這些告訴了子孫們:你們織的繭,得你們自己去咬破!
蠶,就是這樣一代代傳下來。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請選擇一個角度,賞析第⑧段“說著,站起來,輕輕拍拍她的肩膀,便靜悄悄地走進了洗手間,不張揚、更不叫囂,把眼前這只驚弓之鳥安撫成梁上的小燕子?!边@句話的表達效果。
文嫂這一形象與魯迅先生筆下的祥林嫂在性情氣質(zhì)上有一些相似之處,但兩人悲劇命運的根源卻不同。請簡要分析這種相似與不同。
《疫苗》這篇文章圍繞“疫苗”這說明對象,依次向我們介紹了什么?
解釋字義。 (1)蟬方奮翼悲鳴,欲飲清露 (2)曲其頸,欲攫而食之也 (3)舉其頸,欲啄而食之也 (4)童子方欲彈黃雀
解釋“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
《原諒》第①段中,當(dāng)魚汁潑灑在我的皮包上時,“我本能地跳起來”,聯(lián)系下文,簡要分析這樣寫的目的。
圍繞著“原諒”,文章主要講述了哪幾件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請你用一個成語來概括上文的大意。
下列這段文字如果要放在《疫苗》中,你認為放在哪段中比較合適?請說說理由。 近年來,我國推廣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后,小于五歲兒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攜帶率從1992年的9.67%降至2014年的0.32%因接種疫苗減少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3000多萬人。
請你用一個成語概括上文的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