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12層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住宅樓,各層結構平面布置如下圖所示,質量和剛度沿豎向分布均勻,房屋高度為34.0m。首層層高為3.2m,其他各層層高均為2.8m。該房屋為丙類建筑,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其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5g,建于Ⅲ類建筑場地,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平面圖(單位:mm)
A.610
B.725
C.1040
D.1450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某十二層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乙類建筑,質量和剛度沿高度分布比較均勻,房屋高度38.4m,抗震設防烈度7度,設計基本加速度為0.1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Ⅱ類場地。結構基本自振周期T1=1.1s,周期折減系數(shù)為0.65,采用C30級混凝土(ft=1.43N/mm2)。箍筋和縱向鋼筋分別采用HPB235(Φ,fy=210N/mm2)和HRB335(,fy=300N/mm2)級鋼筋。計算時取as=as′=35mm。
某中間層邊框架局部節(jié)點如下圖所示。梁端由重力荷載產生的彎矩設計值MG=-78kN.m,水平地震作用產生的彎矩設計值ME=±190kN.m,風荷載產生的彎矩設計值Mw=±77kN.m。抗震設計時,滿足承載力和構造最低要求的梁縱向配筋As(,mm2),應最接近于下列何項數(shù)值?()提示:梁截面頂部和底部配筋相同,此時
A.1970mm2
B.1860mm2
C.1480mm2
D.1400mm2
建于Ⅲ類場地的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抗震設防烈度8度,丙類建筑,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平面尺寸為25m×50m,房屋高度為102m,質量和剛度沿豎向分布均勻,如下圖所示。采用剛性好的筏板基礎;地下室頂板(±0.000)作為上部結構的嵌固端。按剛性地基假定確定的結構基本自振周期T1=1.8s。
A.h=120mm;Asxt=Asxb=syt=Asvb=Φ8@150
B.h=160mm;Asxt=Asxb=syt=Asvb=Φ10@150
C.h=180mm;Asxt=Asxb=syt=Asvb=Φ12@150
D.h=180mm;Asxt=Asxb=syt=Asvb=Φ10@150
最新試題
《高規(guī)》的7.2.8條,公式很多,感覺無從下手,請問該如何理解?
2010版《抗規(guī)》第343頁6.4.14條的條文說明中,對的解釋是"地上一層柱下端與梁端受彎承載力不同方向實配的正截面抗震受彎承載力所對應彎矩值","不同方向"是否應為"同一方向"?
底層中柱A的豎向地震產生的軸向力標準值NEvk最接近于()kN。
單向板上局部荷載的有效分布寬度b最接近于()m。
若該建筑物位于一高度為45m的山坡頂部,如下圖所示,建筑屋面D處的風壓高度變化系數(shù)μz最接近于()。
關于《高規(guī)》中風荷載的規(guī)定,有幾個問題:(1)第3.2.5條規(guī)定的風荷載體型系數(shù)規(guī)定的μzs,與《荷載規(guī)范》7.3節(jié)規(guī)定的μzs,有何聯(lián)系?(2)第3.2.5條和第3.2.6條中的H/B是不是同一個概念?
假定吊車為重級工作制時,作用在每個車輪處的橫向水平荷載標準值最接近于()kN。
2010版《抗規(guī)》第3.9.3條中所說的可用于箍筋的"HPB300級熱軋鋼筋"是怎樣的一種鋼筋?
當估算主體結構的風荷載效應時,方案a與方案b的風荷載標準值(kN/m2)之比,最接近于()。提示:按《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3-2010)解題。
還需考慮風荷載作用下產生的柱腳彎矩。由桁架上永久荷載和三種可變荷載確定的柱腳最大彎矩設計值MA應為()kN·m。計算時對效應的組合不采用《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12)第3.2.4條的簡化規(guī)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