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200X年,丙公司對A、B兩公司進行權益性資本投資,投資成本分別為700000元和800000元,從而分別擁有A公司70%的權益性資本和B公司40%的權益性資本。A、B公司接受投資時的股本分別為1000000元、1600000元,B公司股本溢價400000元,根據(jù)與其他投資者的協(xié)議,丙公司擁有B公司半數(shù)以上表決權。當年A公司接受捐贈貨幣資金5000元、接受捐贈固定資產80000元;A、B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50000元和60000元,各按凈利潤的20%提取盈余公積,分別宣告分派現(xiàn)金股利10000元,均尚未支付股利。假定當年未發(fā)生其他業(yè)務。
編制2000年合并會計報表時有關的抵銷分錄。資料:200X年,丙公司對A、B兩公司進行權益性資本投資,投資成本分別為700000元和800000元,從而分別擁有A公司70%的權益性資本和B公司40%的權益性資本。A、B公司接受投資時的股本分別為1000000元、1600000元,B公司股本溢價400000元,根據(jù)與其他投資者的協(xié)議,丙公司擁有B公司半數(shù)以上表決權。當年A公司接受捐贈貨幣資金5000元、接受捐贈固定資產80000元;A、B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50000元和60000元,各按凈利潤的20%提取盈余公積,分別宣告分派現(xiàn)金股利10000元,均尚未支付股利。假定當年未發(fā)生其他業(yè)務。
計算丙公司長期股權投資2000年年末余額;資料:200X年,丙公司對A、B兩公司進行權益性資本投資,投資成本分別為700000元和800000元,從而分別擁有A公司70%的權益性資本和B公司40%的權益性資本。A、B公司接受投資時的股本分別為1000000元、1600000元,B公司股本溢價400000元,根據(jù)與其他投資者的協(xié)議,丙公司擁有B公司半數(shù)以上表決權。當年A公司接受捐贈貨幣資金5000元、接受捐贈固定資產80000元;A、B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50000元和60000元,各按凈利潤的20%提取盈余公積,分別宣告分派現(xiàn)金股利10000元,均尚未支付股利。假定當年未發(fā)生其他業(yè)務。
計算2000年末該企業(yè)集團的少數(shù)股東權益金額資料:200X年,丙公司對A、B兩公司進行權益性資本投資,投資成本分別為700000元和800000元,從而分別擁有A公司70%的權益性資本和B公司40%的權益性資本。A、B公司接受投資時的股本分別為1000000元、1600000元,B公司股本溢價400000元,根據(jù)與其他投資者的協(xié)議,丙公司擁有B公司半數(shù)以上表決權。當年A公司接受捐贈貨幣資金5000元、接受捐贈固定資產80000元;A、B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50000元和60000元,各按凈利潤的20%提取盈余公積,分別宣告分派現(xiàn)金股利10000元,均尚未支付股利。假定當年未發(fā)生其他業(yè)務。
編制2000年合并會計報表時有關的抵銷分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