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材料一2013年12月4日,中國珠算項目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目錄。但早在2001年,珠算就被教育部清出小學教材,隨著電子技術的發(fā)展,珠算幾乎進入到了“沒人用,沒人會用"的尷尬境地。申遺成功,說明了世界對中國珠算的認可,我們不應該妄自菲薄或者以其使用價值如何來決定其命運,而是應該以傳承甚至拯救的理念來善待珠算,這也是對歷史和世界負責。 山西為珠算的繼承和發(fā)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明代山西學者王文素以《算學寶鑒》被尊為珠算理論的一代宗師,改革開放之后,山西省珠算協(xié)會先后創(chuàng)辦了《中華珠算》、《珠算報》等報刊,拍攝了《珠算的故鄉(xiāng)》、《千年珠聲奏新篇》和《晉商算學大師王文素》等電視專題片。山西省珠算工作者撰寫了《農(nóng)村實用珠算》和《珠腦結合速算與智力開發(fā)》等大量專著與論文。 珠心算是現(xiàn)代珠算文化的重大創(chuàng)新發(fā)展。2011年lo月,上海珠算心算協(xié)會提出珠算心算與終身學習的主旨,把珠算心算推向了終身學習的高度。2013年在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舉辦的首個海外華文教師珠心算培訓班上,來自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等8個國家的教師到中國學習了珠心算。 材料二為更好地傳承這一文化遺產(chǎn),有專家提出珠算應重新進入課堂,而且認為這有助于開發(fā)大腦、提高學生的思維。這一提議引起了廣泛的爭論,反對者認為:傳承珠算文化可以通過民間各種形式,珠算的計算功能已過時,珠算進課堂會加重學生負擔。依據(jù)材料二和求索真理的歷程的知識,談談你對上述爭論的認識

答案: ①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是認識的來源和發(fā)展動力。珠算是否進課堂的爭論,基于傳承文化遺產(chǎn)的需要。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題目列表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材料一2013年12月4日,中國珠算項目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目錄。但早在2001年,珠算就被教育部清出小學教材,隨著電子技術的發(fā)展,珠算幾乎進入到了“沒人用,沒人會用"的尷尬境地。申遺成功,說明了世界對中國珠算的認可,我們不應該妄自菲薄或者以其使用價值如何來決定其命運,而是應該以傳承甚至拯救的理念來善待珠算,這也是對歷史和世界負責。 山西為珠算的繼承和發(fā)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明代山西學者王文素以《算學寶鑒》被尊為珠算理論的一代宗師,改革開放之后,山西省珠算協(xié)會先后創(chuàng)辦了《中華珠算》、《珠算報》等報刊,拍攝了《珠算的故鄉(xiāng)》、《千年珠聲奏新篇》和《晉商算學大師王文素》等電視專題片。山西省珠算工作者撰寫了《農(nóng)村實用珠算》和《珠腦結合速算與智力開發(fā)》等大量專著與論文。 珠心算是現(xiàn)代珠算文化的重大創(chuàng)新發(fā)展。2011年lo月,上海珠算心算協(xié)會提出珠算心算與終身學習的主旨,把珠算心算推向了終身學習的高度。2013年在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舉辦的首個海外華文教師珠心算培訓班上,來自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等8個國家的教師到中國學習了珠心算。 材料二為更好地傳承這一文化遺產(chǎn),有專家提出珠算應重新進入課堂,而且認為這有助于開發(fā)大腦、提高學生的思維。這一提議引起了廣泛的爭論,反對者認為:傳承珠算文化可以通過民間各種形式,珠算的計算功能已過時,珠算進課堂會加重學生負擔。依據(jù)材料二和求索真理的歷程的知識,談談你對上述爭論的認識

答案: ①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是認識的來源和發(fā)展動力。珠算是否進課堂的爭論,基于傳承文化遺產(chǎn)的需要。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微信掃碼免費搜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