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時代”的來臨——
材料一:托勒密留下的傳統(tǒng)地理觀念——赤道附近的海水會“沸騰”,南方炎熱,生命無法存在。1418年的第一次試航就因為船員對赤道太恐懼而被迫返航。
“海洋時代”下的世界——
材料二:新航路開辟后,以歐洲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逐步形成。
“海洋時代”下的中國——
材料三:有學者認為,18世紀中后期西方“選擇了海洋”,中國“選擇了陸地”。
材料四:有學者認為,洋務派是近代中國“海洋意識”較強的階層,他們呼吁加強海防,開發(fā)海洋。
“海洋時代”下史學觀念的演變——
材料五:15、16世紀以來人們通常使用“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的提法,“發(fā)現(xiàn)”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歐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學者倡議改稱“美洲發(fā)現(xiàn)——兩個文明匯合”。1992年,聯(lián)合圍教科文組織主張以“兩個大陸相遇500年”為主題,舉行哥倫布航抵美洲紀念活動。
材料六:20世紀70—80年代,西方史學界在世界歷史的編纂方面總體上進人了全球文明史?!叭蚴酚^”的基本特征是:將人類社會的歷史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各個相互影響的活動范圍在這個發(fā)展進程中愈來愈擴大,各民族的原始閉關自守狀態(tài)則由于日益完善的生產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發(fā)地發(fā)展起來的各民族之間的分工而消滅得愈來愈徹底,歷史也就在愈來愈大的程度上成為全世界的歷史。”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從國際貿易產生和發(fā)展的歷史考察,對外貿易政策可歸納為自由貿易政策和保護貿易政策兩大類型。下列有關兩種貿易政策的說法正確的是()
在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過程中,主要的促進因素應包括()①殖民活動的拓展②工業(yè)革命的進行③國際貿易的擴展④交通運輸?shù)倪M步
根據(jù)上述材料,分析馬漢提出“應積極、有效地對長江流域施加影響”的理由。
四五百年以來的全球化使任何國家都受到強烈沖擊,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是如何應對的?
“現(xiàn)代金融市場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線條勾勒,那就是從以佛羅倫薩等獨立城市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發(fā)展到以阿姆斯特丹為中心的‘荷蘭金融’,然后發(fā)展到以倫敦為中心的‘英國金融’,最后到達以紐約華爾街為中心的‘美國金融’。”下列關于各時期金融中心形成的因果關系表述正確的是()
根據(jù)材料一舉例說明“控制大海就成了控制世界財富的關鍵”。
有學者稱“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為“哥倫布大交換”,認為哥倫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陸,是舊大陸與新大陸之間聯(lián)系的開始,也是一件關于生物、農作物、人種、文化、傳染病以及觀念在東半球與西半球之間的一場引人注目的大轉換。從這個角度來看,下列哪項不是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給美洲帶來的影響()
據(jù)估計,400年間,從非洲運往美洲的黑人不下1500萬人,死于獵奴戰(zhàn)爭和販運途中的黑人,約為此數(shù)的5倍,整個奴隸貿易使非洲喪失的人口中,60%是運往美洲而損失和犧牲的。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
在“新航路的開辟”地圖中,開辟線路1的航海家是()
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來看世界近代史,可能會對l8世紀——l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哪些重大事件評價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