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fā)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農業(yè)、農村、農民問題關系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全局。

材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農業(yè)生產統(tǒng)計表(金額單位:億元)
材料二:我國小麥產量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國小麥增產速度是古今中外歷史上所沒有的,更是資本主義國家所望塵莫及的。……美帝國主義者說我們人口多是“不堪重負的壓力”,我們要用更多的事實告訴他們,人口多,生產糧食更多。只要我們需要,要生產多少就可以生產多少糧食出來?!度嗣袢請蟆飞缯摚?958年7月23日)
材料三:農村政策放寬以后,一些適宜搞包產到戶的地方搞了包產到戶,效果很好,變化很快……有的同志擔心,這樣搞會不會影響集體經濟,我看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
——鄧小平《關于農村政策問題》(1980年5月31日)

對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國農業(yè)生產情況你是如何判斷的?這種情況的出校與哪兩個運動有關?這兩個運動的后果如何?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4.問答題

人類進入近代以來,各國的孤立狀態(tài)逐漸被打破,各國之間的經濟貿易來往不斷擴大、日益頻繁。
材料一:1524年,有西班牙人這樣說:“以前我們在世界的邊緣,現(xiàn)在在它的中央了,這給我們的命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改變?!?br /> ——《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19世紀上半期,一個政論家的描述:________已經被分配承擔為她的姐妹國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海洋彼岸的親人將用我們的船只從密西西比河流域給我們運來他們種植的棉花;俄羅斯將為我們的工廠和作坊貢獻它的大麻、亞麻和鐵礦石。我們熟練的機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機器,把這些原料織成精美的布匹,銷往各國。……我們的船只滿載著原料歸來,又將滿載著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個角落。
材料三:1900年,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貿易中所占的比重為:英國l9%,美國12%,德國l3%,法國17%。從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業(yè)制成品的貿易額都增加了兩倍多。這說明發(fā)達國家和初級產品生產國家之間的國際分工以及世界各國之間的相互依賴程度都加強了。
材料四:世界貿易總額

材料二中的空格處應該填上哪個國家比較合適?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為什么該國在當時的世界經濟中能取得這樣的地位?

最新試題

馬克思說:“美洲的發(fā)現(xiàn),繞過非洲的航行,給新興的資產階級開辟了新天地。”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依據(jù)材料二分析,同陸上絲綢之路相比,海上絲綢之路有哪些相對突出的特點?有學者認為,在世界航海史上,歐洲新航路開辟的影響大于中國的絲綢之路。請結合史實說明該觀點的理由。

題型:問答題

新航路的開辟極大地沖擊了西歐的思想文化領域,其主要表現(xiàn)有()①改變了歐洲人的飲食結構②直接沖擊了神學理論③證明了人的力量的偉大④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宇宙觀

題型:單項選擇題

根據(jù)上述材料,分析馬漢提出“應積極、有效地對長江流域施加影響”的理由。

題型:問答題

美洲印第安人后裔認為新航路開辟給他們帶來的是“苦難”,主要是因為()

題型:單項選擇題

歐洲人向美洲輸出工業(yè)品,及其用工業(yè)品(從非洲)換來的黑人奴隸,在美洲換成白銀,再把這些白銀運往亞洲,換取亞洲的生絲、綢緞、棉布、瓷器、茶葉、香料、胡椒,運回歐洲。材料說明()

題型:單項選擇題

1500年,歐洲航海家卡布拉爾率遠征隊準備東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沖擊下離開了航道,結果漂流到南美洲東部,他登陸后宣布該地為本國領地,這位航海家應屬于()

題型:單項選擇題

從國際貿易產生和發(fā)展的歷史考察,對外貿易政策可歸納為自由貿易政策和保護貿易政策兩大類型。下列有關兩種貿易政策的說法正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16世紀,有威尼斯人說,“除了失去自由以外,這大概是威尼斯共和國所聽到的最壞的消息?!薄白顗牡南ⅰ睉撌牵ǎ?/p>

題型:單項選擇題

據(jù)估計,400年間,從非洲運往美洲的黑人不下1500萬人,死于獵奴戰(zhàn)爭和販運途中的黑人,約為此數(shù)的5倍,整個奴隸貿易使非洲喪失的人口中,60%是運往美洲而損失和犧牲的。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