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在16世紀和17世紀,由于地理上的發(fā)現而在商業(yè)上發(fā)生的并迅速促進了商人資本發(fā)展的大革命,是促使封建生產方式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過渡的一個主要因素。世界市場的突然擴大,流通商品種類的增多,歐洲各國掀起想占有亞洲產品和美洲富的競爭熱,殖民制度——所有這一切對打破生產的封建束縛起了重大的作用。
材料二:資產階級,由于一切生產工具的迅速改進,由于交通的極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的民族都卷入到文明中了。它的商品的低廉價格,是它用摧毀一切萬里長城、征服野蠻人最頑強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不想滅亡的話——采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它迫使他們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謂文明制度,即變成資產者。一句話,它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chuàng)造出一個世界。
——《共產黨宣言》
材料三: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中,科學和技術的有機結合,使資本家高興地手舞足蹈,科技的光輝令人心花怒放……
——《科技發(fā)展史Ⅱ》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馬克思說:“美洲的發(fā)現,繞過非洲的航行,給新興的資產階級開辟了新天地?!睂Υ?,理解正確的是()
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這一時期世界市場的中心是()
結合兩次工業(yè)革命的影響論證材料二的觀點。
材料一從哪些方面體現了歐洲“商業(yè)革命”的內涵;結合所學評價新航路的開辟對人類歷史進程的影響。
依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一時期中國與世界市場的關系。
有學者稱“哥倫布發(fā)現新大陸”為“哥倫布大交換”,認為哥倫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陸,是舊大陸與新大陸之間聯(lián)系的開始,也是一件關于生物、農作物、人種、文化、傳染病以及觀念在東半球與西半球之間的一場引人注目的大轉換。從這個角度來看,下列哪項不是哥倫布“發(fā)現新大陸”給美洲帶來的影響()
英國某經濟學家認為1550—1560年是近代編年史上,從未存在過對商人、投機者和暴發(fā)戶來說如此持久,如此可貴的良機。當時英國人把握良機的方式有()①價格革命②圈地運動③殖民掠奪④商業(yè)戰(zhàn)爭
古代中國的四大發(fā)明傳入歐洲,加快了西方邁入近代社會的速度。其中,指南針發(fā)揮的作用是()
19世紀末,面對西方列強虎視眈眈,清政府有何對策?其結果如何?
歐洲人向美洲輸出工業(yè)品,及其用工業(yè)品(從非洲)換來的黑人奴隸,在美洲換成白銀,再把這些白銀運往亞洲,換取亞洲的生絲、綢緞、棉布、瓷器、茶葉、香料、胡椒,運回歐洲。材料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