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他主張國民政府的主要任務是打倒軍閥,統(tǒng)一全國
B.他認為中國應召開議會,實現(xiàn)工業(yè)化
C.他認為北伐戰(zhàn)爭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
D.他肯定北伐戰(zhàn)爭是國民黨正在進行的政治、經(jīng)濟與文化改革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武昌起義
B.南昌起義
C.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立
D.遵義會議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四大
A.《資政新篇》
B.《辛丑條約》
C.《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D.中共民主革命綱領
A.戊戌變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運動
D.五四運動
A.中華民國建立之初
B.國民大革命時期
C.國共十年對峙時期
D.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
最新試題
1913年,宋教仁在國民黨宴會上說:“就吾黨與民國政治之關系而言,不過昔日在海外呼號,今日能在國內(nèi)活動,昔日專用激烈手段謀破壞,今日則用平和手段謀建設?!眱商旌螅谓倘试谏虾1话禋⑸硗?。這折射出當時的國民黨()
1924年孫中山指出:“我們對于共產(chǎn)主義,不但不能說是和民生主義相沖突,并且是一個好朋友。主張民生主義的人,應該要細心去研究的?!迸c孫中山這一思想聯(lián)系最緊密的事件是()
“總稅務司通令”是自1861年開始中國近代海關總稅務司下發(fā)各海關稅務司的普發(fā)性公文,以英文行文。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致力于將通令改為中文行文,1942年這一訴求得以實現(xiàn)。由此可知,這一轉變是()
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到中國,引發(fā)了()
梁漱溟在《論學生事件》一文中對于青年學生火燒交通總長曹汝霖私宅、痛打駐日公使章宗祥的公開質(zhì)疑:“我的意思很平常,我愿意學生事件付法庭辦理,愿意檢廳去提起公訴……縱是國民公眾的舉動,也不能橫行,不管不顧。絕不能說我們所作的都對,就犯法也可以使得?!??!毕铝信c作者觀點一致的是()
右側為某校學生在探究學習中制作的資料卡片。通過研讀卡片,他們從中能得出的關于五四運動的正確結論是()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
1937年11月,中國代表顧維鈞在一次國際會議上說:“目前遠東和平的恢復與維護,要求其他與會各國采取道義上的、物資上的、財政和經(jīng)濟上的具體行動。”否則,遠東的暴力和動亂“就會達到不經(jīng)受另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考驗和磨難,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1927年2月19日《民國日報》載:北伐軍前敵總指揮唐生智稱“我們這次革命的成功,完全是工農(nóng)群眾的力量,并不是士兵的力量。我們在北伐的時候,在衡陽,在醴陵,在粵漢路,都得著農(nóng)工運動的幫助,才得很順利的殺卻敵人。”由此可見,北伐戰(zhàn)爭()
某學者認為:“五四運動的內(nèi)涵,無論是政治方面的,還是思想方面的,都充滿著多元性與矛盾性。”這里對五四運動“多元性”的理解,不正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