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要在法律框架內(nèi)理性表達愛國情感
B、要徹底地不妥協(xié)地反帝反封
C、要維護北洋政府的專制統(tǒng)治
D、要用法律阻止學生開展愛國運動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歷史學家陳旭麓指出:“新民主主義思想和理論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標接續(xù)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未競的事業(yè),又以無產(chǎn)階級的領導取代資產(chǎn)階級的領導,表現(xiàn)了新舊革命的嬗變,同時,它賦予資產(chǎn)階級性質的民主革命以社會主義的未來前途。”這表明新民主主義革命()
①領導階級是無產(chǎn)階級
②任務與舊民主主義革命相一致
③未來前途是社會主義
④性質是無產(chǎn)階級社會主義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奮斗目標是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
B、以發(fā)動工人運動為中心任務
C、黨對中國國情認識的加深
D、為實現(xiàn)國共合作掃清障礙
A、“學生含冤,定卜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風雪”
B、“民眾雪恥心堅,全市罷工;本店金錢主義,獨自開張”
C、“學生一日不釋,本店一日不開”
D、“共爭青島歸還,同看國賊罷黜;歡呼學生復課,慶賀商店開門”
A、俄國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
B、中共的誕生得到了共產(chǎn)國際的幫助
C、先進的中國人開始“以俄為師”
D、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緊密結合
A、青年學生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
B、先進知識分子積極參與領導
C、工人階級成為運動的主力軍
D、社會各階層愛國力量的聯(lián)合
最新試題
五四運動90周年前夕,《人民論壇》雜志以如何理解五四精神為主題,進行了一次專題調(diào)研。調(diào)研結果如右圖所示。你認為在對于五四精神的理解上,40.2%的受訪者最可能選擇的是()
某學者認為:“五四運動的內(nèi)涵,無論是政治方面的,還是思想方面的,都充滿著多元性與矛盾性。”這里對五四運動“多元性”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在這次會議中,孫中山實現(xiàn)了國民黨的改組,提出了“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nóng)工”的三大政策。這表明:()
“自有民國,八年以來,未見真民意、真民權、自有學生此舉始耳”??涤袨榇嗽挿Q贊的是()
1924年孫中山指出:“我們對于共產(chǎn)主義,不但不能說是和民生主義相沖突,并且是一個好朋友。主張民生主義的人,應該要細心去研究的。”與孫中山這一思想聯(lián)系最緊密的事件是()
1926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特別會議,決定黨在政治上主要的方針是加緊進行湖南、湖北、河南等地的群眾工作,特別是發(fā)動和組織農(nóng)民群眾。中共中央這一方針()
五四時期,各色各樣的主義蜂擁而入由國,從新實在論到尼采主義.國家主義,從先驗主義到英美經(jīng)驗主義,實驗主義乃至民主主義.自由主義.個人主義……都曾化為眾多中國人的言談和文章。這一思想狀況()
1913年,宋教仁在國民黨宴會上說:“就吾黨與民國政治之關系而言,不過昔日在海外呼號,今日能在國內(nèi)活動,昔日專用激烈手段謀破壞,今日則用平和手段謀建設?!眱商旌?,宋教仁在上海被暗殺身亡。這折射出當時的國民黨()
《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被迫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巴黎和會上,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和約上簽字;1943年l月,中國分別與美英兩國簽署新約,取消美、英在華治外法權及《辛丑條約》所給予它們的一切權利。從這些變化可以看出()
1917年l1月11日,中華革命黨人主辦的《民國日報》報道說:“俄京激烈分子突起騷擾推倒克倫斯基政府……僅為一時之現(xiàn)象。由此以觀俄國大局,斷不致因此次之改變而根本上之動搖也”。1918年6月17日,《民國日報》的社論卻稱俄國為“民主友邦”,稱布爾什維克為“新派”?!睹駠請蟆穲蟮赖淖兓砻髦腥A革命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