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問題:材料一中國第一次提出取消列強在華特權要求是在1919年的巴黎和會。第一個把取消不平等條約列入綱領的政黨是中國共產黨。1928年時國民政府大力宣傳要擺脫不平等條約的束縛,并發(fā)起了一場“改訂新約”運動。這一運動在客觀上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前,習慣國際法對各國進行戰(zhàn)爭的權利沒有加以限制,因此以使用威脅或武力而取得的條約與其它條約一樣有效。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漸漸趨于把侵略視為非法,結果必然把侵略者強迫訂立的條約視為無效。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德、奧兩國作為戰(zhàn)敗國被取消了與戰(zhàn)勝國中國之間的所有不平等條約和特權,有關情形記載于《凡爾賽條約》中。取消兩個主要列強國家對華不平等條約及其勢力范圍,揭開了中國廢除不平等條約的序幕。在第二世界大戰(zhàn)中,德意日三國處于同中國敵對國狀態(tài),中國政府依據國際慣例單方宣布廢除中國與三國之間所有條約及特權。1943年國民政府分別與英美簽訂協(xié)議,宣布英美等國通過不平等條約攫取的治外法權等侵略特權均被廢除。
材料四1946年到1947年,蔣介石政府先后又與美國簽訂了《中美通商條約》、《中美航空航海條約》和《青島基地協(xié)定》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材料四說明蔣介石政府又與外國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出賣國家主權,結合所學可知只有到了1949年新中國成立,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最終清除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殘余勢力,取締了帝國主義在華的一切特權。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問答題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問題:材料一中國第一次提出取消列強在華特權要求是在1919年的巴黎和會。第一個把取消不平等條約列入綱領的政黨是中國共產黨。1928年時國民政府大力宣傳要擺脫不平等條約的束縛,并發(fā)起了一場“改訂新約”運動。這一運動在客觀上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前,習慣國際法對各國進行戰(zhàn)爭的權利沒有加以限制,因此以使用威脅或武力而取得的條約與其它條約一樣有效。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漸漸趨于把侵略視為非法,結果必然把侵略者強迫訂立的條約視為無效。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德、奧兩國作為戰(zhàn)敗國被取消了與戰(zhàn)勝國中國之間的所有不平等條約和特權,有關情形記載于《凡爾賽條約》中。取消兩個主要列強國家對華不平等條約及其勢力范圍,揭開了中國廢除不平等條約的序幕。在第二世界大戰(zhàn)中,德意日三國處于同中國敵對國狀態(tài),中國政府依據國際慣例單方宣布廢除中國與三國之間所有條約及特權。1943年國民政府分別與英美簽訂協(xié)議,宣布英美等國通過不平等條約攫取的治外法權等侵略特權均被廢除。
材料四1946年到1947年,蔣介石政府先后又與美國簽訂了《中美通商條約》、《中美航空航海條約》和《青島基地協(xié)定》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材料三中體現近代中國在廢約問題上取得了哪些成果?據材料一、二、三和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是什么?能否據這些成果說明“廢約”運動取得了徹底勝利?為什么?
2.問答題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問題:材料一中國第一次提出取消列強在華特權要求是在1919年的巴黎和會。第一個把取消不平等條約列入綱領的政黨是中國共產黨。1928年時國民政府大力宣傳要擺脫不平等條約的束縛,并發(fā)起了一場“改訂新約”運動。這一運動在客觀上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前,習慣國際法對各國進行戰(zhàn)爭的權利沒有加以限制,因此以使用威脅或武力而取得的條約與其它條約一樣有效。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漸漸趨于把侵略視為非法,結果必然把侵略者強迫訂立的條約視為無效。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德、奧兩國作為戰(zhàn)敗國被取消了與戰(zhàn)勝國中國之間的所有不平等條約和特權,有關情形記載于《凡爾賽條約》中。取消兩個主要列強國家對華不平等條約及其勢力范圍,揭開了中國廢除不平等條約的序幕。在第二世界大戰(zhàn)中,德意日三國處于同中國敵對國狀態(tài),中國政府依據國際慣例單方宣布廢除中國與三國之間所有條約及特權。1943年國民政府分別與英美簽訂協(xié)議,宣布英美等國通過不平等條約攫取的治外法權等侵略特權均被廢除。
材料四1946年到1947年,蔣介石政府先后又與美國簽訂了《中美通商條約》、《中美航空航海條約》和《青島基地協(xié)定》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材料一中在1919年巴黎和會上提出取消列強在華特權要求的政府是什么政府?中國的正義要求未能得到滿足的原因是什么?
3.問答題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來中國歷史的主旋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近110年時間里……中華民族危難深重,外遭帝國主義的侵略,內受封建主義的壓迫,人民根本沒有民主權利……回溯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中國人民為爭取民主進行了百折不撓的斗爭和艱難探索,但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真正獲得了當家作主的權利。
材料二假如沒有孫中山,同盟會和辛亥革命的功績,中國將很難走出推翻皇帝做皇帝,江山坐江山的歷史怪圈。而在辛亥革命以后,盡管通往自由和民主的道路仍然無比艱難,但有了民主共和的理念為鑒,任何人想再帝制自為,再讓已經被廢黜的小皇帝回到北京皇宮,再復辟形形色色的專制制度、專制意識,都注定逃不過人民的唾棄,都注定會失敗。
材料三新中國成立到現在,已經走過了60多年。在評價改革開放前后兩個30年歷史及其關系的問題上,第一種觀點:是在肯定改革開放30年以來歷史進步的時候,有意無意的貶低甚至否定改革開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經驗;第二種,是在肯定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成就的時候,有意無意淡化改革開放具有的革命意義,甚至認為改革開前30年比改革開放后30年好
回答:

請選擇材料三中的一種觀點,結合所學知識就政治、經濟、外交方面進行評析。(要求史論結合,表達準確)
4.問答題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來中國歷史的主旋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近110年時間里……中華民族危難深重,外遭帝國主義的侵略,內受封建主義的壓迫,人民根本沒有民主權利……回溯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中國人民為爭取民主進行了百折不撓的斗爭和艱難探索,但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真正獲得了當家作主的權利。
材料二假如沒有孫中山,同盟會和辛亥革命的功績,中國將很難走出推翻皇帝做皇帝,江山坐江山的歷史怪圈。而在辛亥革命以后,盡管通往自由和民主的道路仍然無比艱難,但有了民主共和的理念為鑒,任何人想再帝制自為,再讓已經被廢黜的小皇帝回到北京皇宮,再復辟形形色色的專制制度、專制意識,都注定逃不過人民的唾棄,都注定會失敗。
材料三新中國成立到現在,已經走過了60多年。在評價改革開放前后兩個30年歷史及其關系的問題上,第一種觀點:是在肯定改革開放30年以來歷史進步的時候,有意無意的貶低甚至否定改革開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經驗;第二種,是在肯定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成就的時候,有意無意淡化改革開放具有的革命意義,甚至認為改革開前30年比改革開放后30年好
回答:

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從現代化理論的角度說明辛亥革命的成果。
5.問答題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來中國歷史的主旋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近110年時間里……中華民族危難深重,外遭帝國主義的侵略,內受封建主義的壓迫,人民根本沒有民主權利……回溯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中國人民為爭取民主進行了百折不撓的斗爭和艱難探索,但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真正獲得了當家作主的權利。
材料二假如沒有孫中山,同盟會和辛亥革命的功績,中國將很難走出推翻皇帝做皇帝,江山坐江山的歷史怪圈。而在辛亥革命以后,盡管通往自由和民主的道路仍然無比艱難,但有了民主共和的理念為鑒,任何人想再帝制自為,再讓已經被廢黜的小皇帝回到北京皇宮,再復辟形形色色的專制制度、專制意識,都注定逃不過人民的唾棄,都注定會失敗。
材料三新中國成立到現在,已經走過了60多年。在評價改革開放前后兩個30年歷史及其關系的問題上,第一種觀點:是在肯定改革開放30年以來歷史進步的時候,有意無意的貶低甚至否定改革開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經驗;第二種,是在肯定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成就的時候,有意無意淡化改革開放具有的革命意義,甚至認為改革開前30年比改革開放后30年好
回答:

概括材料一中近代中國“人民根本沒有民主權利”的主要原因。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新民主主義時期,中國共產黨為爭取民主權利進行了哪些主要努力?

最新試題

材料3反映了中國共產黨找到了一條怎樣的革命道路?其結果如何?

題型:問答題

據材料二,概括中國共產黨在政權建設方面的創(chuàng)新;并簡要分析其對抗戰(zhàn)勝利的重要意義。

題型:問答題

1935年6月中旬,紅軍一、四方面軍在川西匯合,實力增強,中共中央進一步突出了“占領川陜甘三省,建立三省蘇維埃政權”的戰(zhàn)略設想,這一設想包含的意圖主要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紅軍被迫長征的直接原因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29年國民黨通過某決議案,主要內容如下:確定國家、省、縣行政經費及地方行政經費之分配;整理稅制,杜絕收稅機關之一切積弊;整理幣制,鞏固金融;分別整理外債,籌備償還外債之方法等。據此可知該決議案()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31年底,國民政府取消了地方政府設卡征稅的厘金稅制度,實行新的統(tǒng)稅制,規(guī)定凡繳納了統(tǒng)稅的商品準許在全國范圍流通銷售,地方不得征收其他任何捐稅。統(tǒng)稅制的實施()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30年2月26日,中共中央發(fā)出第七十號通告,提出“擴大紅軍的總策略是要建立在集中農民武裝,擴大紅軍向著中心城市發(fā)展,以與工人斗爭匯合之整個基礎上”;同時,又提出“打破游擊戰(zhàn)爭中之上山傾向、保守觀念、分散政策等農民意識和土匪傾向”。本通告提出的總策略()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32年“一.二八”事變后,國民政府經濟備戰(zhàn)工作速度加快,據一份公函記載:“濟南.金陵二廠,以國防上見地,固應移于安全地點,以因遷移而致綏靖所需的彈藥減少供給起見,除必要者外,暫不遷移?!惫羞@一信息意在()

題型:單項選擇題

胡繩在《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中說:“從大革命失敗到全國抗日戰(zhàn)爭開始前夕這十年,是中國共產黨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堅持斗爭并達到政治上成熟的時間。”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政治上“成熟”的表現是()①實現國共合作,進行北伐戰(zhàn)爭②探索出一條以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③召開遵義會議,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④制定了全面抗戰(zhàn)路線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不同歷史時期黨員構成的變化反映了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的不斷發(fā)展。對下表中黨員構成變化的原因理解準確的有哪些()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