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我國糧食產業(yè)發(fā)展的緊迫形勢說明糧食生產的供給側改革已迫在眉睫。
“糧食多”了。一方面,近年來我國實現(xiàn)了糧食產量、庫存和進口“三量齊增”。為避免骨賤傷農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而建立起的國家糧食收儲政策,因糧食供給總量的不斷攀升而使政府財政負擔加重,國內中低端糧食產品相對過剩;另一方面,盡管糧食連年豐收,但由于分散化、粗放式的生產,使國內糧食產品缺乏價格競爭力,導致國內糧食進倉庫、進口糧食進市場。
“糧食缺”了。一方面,糧食生產同質化惡性競爭不斷加劇,而深加工、高品質的農產品供給卻不足;另一方面,糧食品種的供需矛盾也比較突出,小麥已4年產不足需、大豆對外依存度則高達80%。未來,隨著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的不斷推進,中高端糧食消費需求將保持快速增長。
材料二:農業(yè)的發(fā)展科技是關鍵。2016年2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支持科技成果轉移化的政策措施。李克強表示,我們要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我國科技成果豐碩,但轉化動力不足,效率不高,科研人員“獲得感”不強,科研人員的主體利益得不到尊重。必須以利益分配為導向,充分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國家要加大財稅支持,為科技成果轉移化“松綁”,尊重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的主體地位和自主權??萍汲晒D移轉化政策要想落地,還要消除部分法律障礙,如現(xiàn)行的商事登記法規(guī)并不認可非現(xiàn)金注冊等。這些都需要修改現(xiàn)行的一些法律法規(guī)來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