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張立勇,一個贛南山區(qū)的青年,高二輟學后外出打工。在打工的過程中,他對英語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決定自學英語并立志實現(xiàn)上大學的理想。 1996年6月,張立勇成為清華大學食堂的一名切菜工。自學英語,張立勇感覺到十分的艱難,月薪微薄,他請不起老師,一臺舊收音機成了他的“先生”。他每天早上4點多起床,菜墩前、窗口前要站上八九個小時,一天下來,腰酸腿軟,非常疲憊,沒看上幾頁,眼睛就睜不開了。這樣下去怎么行。后來,張立勇發(fā)現(xiàn)喝燙水能治瞌睡。每一次看書前,他就先灌滿一壺開水,故意把舌頭燙得鉆心痛,以此驅(qū)趕瞌睡蟲。床頭前,張立勇貼上了座右銘“在年輕的辭典里永遠沒有‘失敗’這個單詞”。桌上,張立勇貼上了學英語時間表。早上起來學1小時,午休時學40分鐘,晚7點半下班學學到凌晨一兩點。時間就像海綿中的水,即使是食堂師傅吃飯的15分鐘他都要擠出8分鐘,躲到放碗柜背后的一個角落里背英語單詞。就這樣,張立勇自學英語10年,獲得了國家英語四、六級考試的證書,參加托福考試取得了630分的高分,也即將獲得北京大學本科文憑。張立勇因此受到了媒體的關(guān)注。結(jié)合張立勇的事跡,談?wù)勀銓崿F(xiàn)理想的長期性。艱巨性和曲折性有何認識?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最新試題